石的成语(共302个)
金石为开
成语解释: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。常与“精诚所至”连用。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;从而战胜一切困难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新序・杂事四》:“熊渠子见其诚心,而金石为之开,况人心乎?”
金石不渝
成语解释: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。形容坚守盟约、节操等。
成语出处:宋・欧阳修《除许怀德制》:“享爵禄之崇高,荷宠灵之优渥,挺金石不渝之操。”
下井投石
成语解释:见人掉进井里,不但不搭救,反而向井里仍石头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,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,说他的坏话。”
投石下井
成语解释:见“投阱下石”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坟・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他日复来,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,‘投石下井’,无所不为。”
水滴石穿
成语解释:滴: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;穿:破;透。
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;把石头穿透。比喻只要有恒心;不断努力;事情自然会成功。成语出处: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乖崖援笔判云:‘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;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’”
身当矢石
成语解释: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鉴传》:“昔汉高、光武二帝,征无远近,敌无大小,必手振金鼓,身当矢石,栉风沐雨,壶浆不赡,驰骛四方。”
心如铁石
成语解释:心像铁石一样坚硬。形容不易动感情或冷漠无情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操《敕王必领长史令》:“忠能勤事,心如铁石,国之良吏也。”
心如金石
成语解释:犹心如铁石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王常传》:“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,心如金石,真忠臣也。”
金石良言
成语解释: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。
成语出处:《白雪遗音・马头调・金石良言》:“金石良言将你劝,休嫌絮烦。”
金石之言
成语解释: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。
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1回:“兄长金石之言,小弟当铭刻肺腑。”
药石之言
成语解释:药石:治病的药物和砭石,泛指药物。
比喻劝人改过的话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高季辅传》:“(太宗)特赐钟乳一剂,曰:‘进药石之言,故以药石相报。’”
飞沙走石
成语解释:飞:使飞扬;走:使滚动。
沙土飞扬;石子滚动。形容风力极大。成语出处:唐・谷神子《博异志・吕乡筠》:“若人间吹之,飞沙走石,翔鸟坠地,走兽脑裂。”
焦沙烂石
成语解释:将沙烧焦,石烧烂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。
成语出处:汉・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・循天之道》:“为寒则疑冰裂地,为热则焦沙烂石。”
负石赴河
成语解释:河:这里指黄河。
背着石头跳进黄河。比喻人以死明志。亦作“负石赴渊”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盗跖》:“申徒狄谏而不听,负石自投于河,为鱼鳖所食。”
泰山磐石
成语解释:比喻安定稳固。
成语出处:清・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50回:“我算什么,明相国不动声色,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,措天下于泰山磐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