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石的成语

石的成语(共302个)

  • 流金铄

    liú jīn shuò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天气酷热,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《楚辞・招魂》:“十日代出,流金铄石些。”

  • 饮羽

    shè shí yǐn yǔ

    成语解释:饮:隐没;羽:箭尾的羽毛。
    箭射到石头里,隐没了箭尾的羽毛。原形容发箭的力量极强。后也形容武艺高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精通》:“养由基射兕中石,矢乃饮羽,诚乎兕也。”

  • 问路

    tóu shí wèn lù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

  • 投大海

    shí tóu dà hǎi

    成语解释:石投海中迅速没入,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80回:“吕岳闻杨瑨之言,如石投大海,半晌无言。”

  • 沉大海

    shí chén dà hǎi

    成语解释:石头沉到海底。比喻从此没有消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他若是不来,似石沉大海。”

  • 二鸟

    yī shí èr niǎo

    成语解释:一块石头投出去;打中两只鸟;比喻一举两得。

    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4章:“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。”

  • 落井下

    luò jǐng xià shí

    成语解释:看见别人落在井里;还往井下丢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;加以打击、陷害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
  • 鼎铛玉

    dǐng chēng yù shí

    成语解释:视鼎如铛,视玉如石。形容生活极端奢侈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”

  • 炫玉贾

    xuàn yù gǔ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夸耀石头而当玉卖。比喻伪饰欺世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》:“公独慷慨言于朝曰:'是夫喋喋,炫玉而贾石者也。'”

  • 水落

    shuǐ luò shí chū

    成语解释:水落下去;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。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;真相大白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

  • 躬冒矢

    gōng mào shǐ shí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躬蹈矢石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辽东大捷辞恩疏》:“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,本诸将士之力,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。”

  • 餐云卧

    cān yún wò shí

    成语解释: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隆中偶述》诗:“始知伊吕萧曹辈,不及餐云卧石人。”

  • 贫无担

    pín wú dàn dàn

    成语解释:担:古代重量单位,1担=100市斤;石:容量单位:1石=10斗。
    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。形容没什么储备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叙四子稿》:“理本荒也,而剽窃二氏之皮肤,如贫无担石之人,指富家之囷,以夸示乡里也。”

  • 漱流

    zhěn shí sòu liú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指隐居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操《秋胡行》:“遨游八极,枕石漱流饮泉。”

  • 心如木

    xīn rú mù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,毫无情感、欲念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五灯会元・百丈怀海禅师》:“一切诸法,莫记忆,莫缘念,放舍身心,令其自在,心如木石,无所辨别。”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君不以异类见薄,故为悦己者容,北室生心如木石,吾安敢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