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倒的成语

倒的成语(共202个)

  • 冠履

    guān lǚ dào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第22卷:“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,不能制驭矣。至石晋尤甚,几有冠履倒置之势。”

  • 悬之危

    dào xuán zhī wēi

    成语解释: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
   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

  • 穷途潦

    qióng tú liáo dǎo

    成语解释:潦倒:失意。
    形容无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参看“穷愁潦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傅抱石《板桥集>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,穷途潦倒的一生。”

  • 投机

    tóu jī dǎo bǎ

    成语解释:指利用时机;使用违法手段扰乱市场;牟取暴利。投机:利用时机钻空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47章:“投机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条文的事情,弯弯绕那家伙能干这样傻事?”

  • 歪歪

    wāi wāi dǎo dǎo

    成语解释:不端正的样子,形容行动不稳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他把那些歪歪倒倒的柜子、架子、桌子、椅子都扶了起来。”

  • 颠颠

    diān diān dǎo dǎo

    成语解释:①指神思迷糊错乱。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,不可置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全书》卷六:“向时有一截学者贪多务得,要读《周礼》、诸史、本朝典故,一向尽要理会,得许多没紧要底工夫,少刻,自己都恁自地颠颠倒倒,没顿放处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彼此夙缘,颠颠倒倒,皆非偶然也。”

  • 摇摇欲

    yáo yáo yù dǎo

    成语解释:摇摇:摇晃;欲:将要。
    形容很快就要倒塌,或不稳固,很快就要垮台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学习和时局》:“西方的希特勒在苏联红军严重打击之下有摇摇欲倒之势。”

  • 没颠没

    méi diān méi dǎo

    成语解释: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,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,对官司不分个真假,辨个清浊。”

  • 无颠无

    wú diān wú dǎo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颠颠倒倒。谓精神错乱。无,语助词,无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老儿也似这般烦恼的无颠无倒,越惹你揉眵抹泪哭嚎啕。”

  • 穷愁潦

    qióng chóu liáo dǎo

    成语解释:穷愁:穷困愁伤。
    潦倒:颓丧,失意。
    形容贫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样子。亦作“羁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穷愁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都门竹枝词・教官十首》:“盘费全无怎去家,穷愁潦倒驻京华。”

  • 东歪西

    dōng wāi xī dǎ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身不由己,倾斜不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9回:“日暮挑灯闲徙倚,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?及至归来沉醉矣,东歪西倒扶难起。”

  • 翻箱

    fān xiāng dǎo qiè

    成语解释:翻:倒,反转;箧:小箱子。
   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。形容彻底翻检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回:“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,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。”

  • 横拖

    héng tuō dào zhuāi

    成语解释:拽:用力拉扯。
    指用暴力强拖硬拉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四:“众皂隶一齐动手,把娇娇嫩嫩的一个尼姑,横拖倒拽,捉将下来。”

  • 太阿

    tài ē dào chí

    成语解释: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驱除,倒持太阿,授楚其柄。”

  • 主客颠

    zhǔ kè diān dǎ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。

    成语出处:施蛰存《滇云浦雨话从文》:“由此,从文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,有月薪可以应付生活。但这样一来,写作却成为他的业余事务,在他的精神生活上,有些主客颠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