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的成语(共119个)
- 金玉良言- 成语解释:金、玉:比喻十分珍贵。 
 良言:好话。
 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。-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小姐金玉之言,小生一一铭之肺腑。” 
- 良药苦口- 成语解释:良:好;苦口:口味苦。 
 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劝诫、批评的话;虽然听起来不舒服;但很有益处。-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 
- 良金美玉- 成语解释:比喻文章十分完美。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。 -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文艺传上・王勃》:“李峤、崔融、薛稷、宋之问之文,如良金美玉,无施不可。” 
- 狡兔死,良狗烹- 成语解释:烹:烧煮。 
 兔子死了,猎狗就被人烹食。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。-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内储说左下》:“狡兔尽则良犬烹,敌国灭则谋臣亡。《史记・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 
- 高鸟尽,良弓藏- 成语解释:比喻功成事定之后,出力的人反而见弃,没有好下场。 - 成语出处:《文子・上德》:“狡兔得而猎犬烹,高鸟尽而良弓藏,名成功遂身退,天道然也。” 
- 居心不良- 成语解释:居心:存心;良:善。 
 存心不善。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“卿居心不净,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。” 
- 除暴安良- 成语解释:暴:暴徒;泛指给人民带来危害的人;安:安顺、安抚;良:善良的人;良民。 
 除掉为非作歹的坏人;安抚善良的百姓。也作“安良除暴”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0回:“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,倘心存偏袒,未有不遭恶报;至除暴安良,尤为切要。” 
- 用心良苦- 成语解释:费劲心血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钱谦益《题怀麓堂诗钞》:“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诗疗之,曰:‘此引年之药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 
- 良师益友- 成语解释:良:好;益:有益;有帮助。 
 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20回:“虽然有那良师益友,苦口婆心的规劝,却总是耳边风,纵有时听得入耳,自己要想发愤为雄,都是一般虎头蛇尾。” 
- 良师诤友- 成语解释:良:好;诤:敢于直言。 
 很好的老师;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。也指能使人获得教益和帮助的人。
- 存心不良- 成语解释:存心: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。 
 指存着坏心眼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六回:“他不服查账,非但是有弊病,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。 
- 丧尽天良- 成语解释:丧:丧失;尽:全部;天良:良心。 
 没有一点良心。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。- 成语出处:清・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“今人既高贵骄奢矣,而又丧尽天良,但思利己,不思利人。” 
- 金石良言- 成语解释: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。 - 成语出处:《白雪遗音・马头调・金石良言》:“金石良言将你劝,休嫌絮烦。” 
- 吉日良辰- 成语解释:吉:好;吉庆;辰:时辰。 
 吉利的日子又加上好的时辰。指喜庆美好的日子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《九歌・乐皇太一》: “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。” 
- 良辰美景- 成语解释:良:美好;辰:时辰;时光。 
 良好的时刻;美好的景色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>诗》序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赏心、乐事,四者难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