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桑的成语

桑的成语(共76个)

  • 荫不徙

    sāng yīn bù xǐ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桑荫未移”。语本《战国策 赵策四》:“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,席陇亩而荫庇桑,荫移而授天下传。
    ”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,相知无须时日长久。亦指时间短暂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战国策・赵策四》:“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,席陇亩而荫庇桑,荫移而授天下传。”

  • 荫未移

    sāng yīn wèi yí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桑荫不徙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赵策》:“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,席陇亩而荫庇桑,荫移而授天下传。”

  • 间之咏

    sāng jiān zhī yǒng

    成语解释: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杨循吉《蓬轩吴记》上卷:“其集多桑间之咏,不足传也。”

  • 间之音

    sāng jiān zhī yīn

    成语解释:指淫靡的音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而乐淫,郑卫之声,桑间之音,此乱国之所好,衰德之所说。”

  • 弧蓬矢

    sāng hú péng shǐ

    成语解释:古代男子出生,射人用桑木做的弓,蓬草做的箭,射天地四方,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内则》:“吉者宿齐,朝服寝门外,诗负之,射人以桑弧蓬矢六,射天地四方。”

  • 东隅已逝,榆非晚

    dōng yú yǐ shì , sāng yú fēi wǎn

    成语解释:东隅:指日出处,表示早年。
    桑榆:指日落处,表示晚年。
    早年的时光消逝,如果珍惜时光,发愤图强,晚年并不晚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”

  • 榆之光,理无远照

    sāng yú zhī guāng , lǐ wú yuǎn zhà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已到暮年,能做的事不多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规箴》: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。

  • 老龟烹不烂,移祸于枯

    lǎo guī pēng bù làn , yí huò yú kū s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,转祸于无辜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敬叔《异苑》载: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,孙权命人煮它,烧了一万车柴都煮不烂。诸葛恪建议砍老桑树来煮,结果一煮就烂了。

  • 柳树上著刀,树上出血

   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 , sāng shù shàng chū xiě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代人受过。

  • 莫道榆晚,为霞尚满天

    mò dào sāng yú wǎn , wéi xiá shàng mǎn tiān

    成语解释:桑榆: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,比喻晚年。
    不要说岁数已大,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。比喻老当益壮,老有所为,积极进取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刘禹锡《酬乐天咏老见示》:细想皆幸矣,下此便翛然。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

  • 柙龟烹不烂,贻祸到枯

    xiá guī pēng bù làn , yí huò dào kū s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,转祸于无辜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敬叔《异苑》载: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,孙权命人煮它,烧了一万车柴都煮不烂。诸葛恪建议砍老桑树来煮,结果一煮就烂了。

  • 绸缪

    chóu móu sāng tǔ

    成语解释:绸缪:紧密缠缚;土:同“杜”,树根。
    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豳风・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

  • 土绸缪

    sāng tǔ chóu miù

    成语解释:《诗 豳风 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
    ”朱熹集传:“土,音杜。
    桑土,桑根皮也……我及天未阴雨之时,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,使之坚固,以备阴雨之患。”后遂以“桑土绸缪”喻勤于经营,防患未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豳风・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朱熹集传:“土,音杜。桑土,桑根皮也……我及天未阴雨之时,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,使之坚固,以备阴雨之患。”

  • 弧之志

    sāng hú zhī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指男儿在四方干一番事业的志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射义》:男子生,桑弧蓬矢六,射天地四方。天地四方者,男子之所有事也。

  • 中之喜

    sāng zhōng zhī xǐ

    成语解释:谓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二年》:“申叔跪从其父,将适郢,遇之,曰:‘异哉!夫子有三军之惧,而又有桑中之喜,宜将窃妻以逃者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