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桑的成语

桑的成语(共76个)

  • 收之

    shōu zhī sāng yú

    成语解释: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
    谓初虽有失,而终得补偿。后以“收之桑榆”谓事犹未晚,尚可补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

  • 田沧海

    sāng tián cāng hǎi

    成语解释:桑田:农田。
    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神仙传・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,接待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”

  • 渤澥

    bó xiè sāng tián

    成语解释:渤澥:渤海的古称。
    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巨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送乔仝寄贺君》诗之二:“不惊渤澥桑田变,来看龟蒙漏泽春。”

  • 田碧海

    sāng tián bì hǎi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桑田沧海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诗:“节物风光不相待,桑田碧海须臾改。”

  • 中生李

    sāng zhōng shēng lǐ

    成语解释:桑树上长李树。比喻少见多怪。

  • 遁迹

    dùn jì sāng mén

    成语解释:谓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。桑门,即沙门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钮琇《觚剩・树怪》:“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,遁迹桑门,结茅于微之黄山。”

  • 暮景

    mù jǐng sāng yú

    成语解释: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,一派黄昏景象。比喻晚年的时光。桑榆,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南朝・梁 萧统《文选・刘铄〈拟古二首〉》:“愿垂薄暮景,照妾桑榆时。”

  • 中之约

    sāng zhōng zhī yuē

    成语解释:桑中:桑林之间。
    指男女幽会的的密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鄘风・桑中》:“期我乎桑中,要我乎上宫,送我乎淇之上矣。”

  • 间濮上

    sāng jiān pú shàng

    成语解释:桑间在濮水之上,是古代卫国的地方。古指淫风。后也指男女幽会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地理志下》:“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,男子亦亟聚会,声色生焉。”

  • 榆晚景

    sāng yú wǎn jǐng

    成语解释:桑榆;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。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,指傍晚。比喻垂老之年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罢登州谢杜宿州启》:“桑榆晚景,忽蒙收录之恩。”

  • 落瓦解

    sāng luò wǎ jiě

    成语解释:象桑叶枯落,屋瓦解体。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孔融传》:“郜鼎在庙,章孰甚焉!桑落瓦解,其势可见。”

  • 陵谷

    hǎi sāng líng gǔ

    成语解释:沧海变桑田,山陵变深谷,比喻世事变迁极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朱彜尊《玉带生歌》:“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,以手摩挱尚如故。”

  • 土之谋

    sāng tǔ zhī móu

    成语解释:喻勤于经营谋划,防患未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赵世卿传》:“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,有事则议全汤之策。”

  • 户蓬枢

    sāng hù péng shū

    成语解释:编桑枝为门,立蓬条为枢。形容家境贫穷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梁辰鱼《浣纱记・遣求》:“假如原宪是个善士,桑户蓬枢,颜渊是一个好人,箪食瓢饮。”

  • 枢韦带

    sāng shū wéi dài

    成语解释:《庄子 让王》:“原宪居鲁……桑以为枢。
    ”汉贾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。
    ”桑枢,桑木的门轴。韦带,无饰的皮革腰带。后因以“桑枢韦带”形容贫家寒士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让王》:“原宪居鲁……桑以为枢。”汉贾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