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唇的成语

唇的成语(共100个)

  • 相稽

    fǎn chún xiāng jī

    成语解释:反唇:回嘴;顶嘴;稽:争论;计较。
    受到指责不服气;抓住对方话把;反过来责问对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
  • 相讥

    fǎn chún xiāng jī

    成语解释:反唇: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;引申为顶嘴。
    讥:讽刺、挖苦、嘲笑。
    反过嘴来讥讽对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俞樾《古书疑义举例・误增不字义》:“于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,皆与古人反唇相讥也。”

  • 焦口燥

    chún jiāo kǒu zào

    成语解释:焦:干。
    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。

  • 枪舌剑

  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高文秀《渑池会》一折:“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。”

  • 亡齿寒

    chún wáng chǐ hán

    成语解释:亡:没有。
    嘴唇没有了;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两者关系密切;相互依存;利害相关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

  • 竭齿寒

    chún jié chǐ há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唇亡齿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胠箧》:“故曰,唇竭齿寒,鲁酒薄而邯郸围,圣人生而大盗起。”

  • 焦舌敝

    chún jiāo shé bì

    成语解释:焦:干;敝:破。
    嘴唇干,舌头破。形容说话太多,费尽唇舌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赵晔《吴越春秋・夫差内传》:“焦唇乾舌,苦身劳力,上事群臣,下养百姓。”

  • 舌敝

    shé bì chún jiāo

    成语解释:敝:破;焦:干。
    舌头破烂;嘴唇干焦。形容说话很多;费尽口舌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赵晔《吴越春秋・夫差内传》:“焦唇干舌,苦身劳力,上事群臣,下养百姓。”

  • 马嘴

    lǘ chún mǎ zuǐ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说话写文章,前言不搭后语,前后矛盾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文偃禅师》:“若是一般掠虚汉,食人涎唾,记得一堆一担骨幢,到处逞驴唇马嘴。”

  • 辅车齿

    fǔ chē chún chǐ

    成语解释:辅:嘴旁颊骨。
    车:牙床,即牙床骨。
    颊骨和牙床骨,嘴唇和牙齿。指相互依存的双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外失辅车唇齿之援,内有毛羽零落之渐。”

  • 料嘴

    tiǎo chún liào zuǐ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挑牙料唇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李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一折:“谁与你挑唇料嘴,辨别个谁是谁非。”

  • 弄舌

    bān chún nòng shé

    成语解释:①挑拨是非。②卖弄口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①明・徐某《杀狗记・看书苦谏》:“搬唇弄舌,口是心非,到底有失,不可轻信。”②许地山《海角底孤星》:“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。”

  • 舌剑

    shé jiàn chún qiāng

    成语解释:舌如剑,唇象枪。形容争辩激烈,言词锋利,针锋相对,各不相让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刘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一折:“平日之间,别无甚么买卖,全凭着舌剑唇枪,说嘴儿哄人的钱使。”

  • 齿之邦

    chún chǐ zhī bāng

    成语解释: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。比喻双方关系密切,利害与共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鲍勋传》:“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,盖以吴、蜀唇齿相依,凭阻山水,有难拔之势故也。”

  • 共为齿

    gòng wéi chún chǐ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互相辅助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邓芝传》:“蜀有重险之固,吴有三江之阻,合此二长,共为唇齿,进可兼并天下,退可鼎足而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