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粝的成语

粝的成语(共9个)

  • 敝衣

    bì yī lì shí

    成语解释:破衣粗食。形容生活困顿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曾巩《徐复传》:“穷阎漏屋,敝衣粝食,或至于不能自给,未尝动其意也。”

  • 粗衣

    cū yī lì shí

    成语解释:粗:粗劣;衣:衣服;粝:差的;食:事物。
    形容生活清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翱《左仆射傅公碑》:“夫人粗衣粝食,与兵士妻女均好恶,用助公事。”

  • 布衣

    bù yī lì shí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布衣蔬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房鲁《上节度使书》:“其愧非愧,布衣粝食,僮饥蹇驴也,所以愧者,彼何人也,予何人也。”

  • 恶衣

    è yī lì shí

    成语解释:粝:糙米。
    穿粗劣的衣服,吃糙米做的饭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礼义信足以成德论》:“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,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,而自为百工。”

  • 茹蔬

    fàn lì r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吃糙米和蔬菜。形容饮食粗劣。粝,糙米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刘基《郁离子・枸橼》:“乃欲使之饭粝茹蔬,被短褐,步走以供使令。”

  • 粢之食

    lì zī zhī shí

    成语解释:粝:粗米;粢:稻饼。
    粗糙的饭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五蠹》: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彩椽不斫,粝粢之食,藜藿之羹,冬日麑裘,夏日葛衣。

  • 粗袍

    cū páo lì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粗衣恶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袁京传》:“[袁彭]行至清,为吏粗袍粝食,终于议郎。”

  • 食粗衣

    lì shí cū yī

    成语解释:粝:粗米。
    粗布衣服,粗劣的食品。比喻生活清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・大公资助张协》:“奴供备粝食粗衣。”

  • 食粗餐

    lì shí cū cān

    成语解释:粝:粗米;餐:饭食。
    指食物粗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东观汉记・桓鸾传》:“常著大布缊袍,粝食粗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