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政的成语

政的成语(共50个)

  • 不在其位,不谋其

    bù zài qí wèi , bù móu qí zhèng

    成语解释:不担任这个职务,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子曰:‘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’”

  • 人亡

    rén wáng zhèng xī

    成语解释:亡:失去,死亡;息:废,灭。
   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,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中庸》:“其人存,则其政举;其人亡,则其政息。”

  • 人存

    rén cún zhèng jǔ

    成语解释: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,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中庸》:“其人存,则其政举。其人亡,则其政息。”

  • 各自为

    gè zì wéi zhèng

    成语解释: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;不互相配合。比喻不考虑全局;各搞一套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二年》:“畴昔之羊子为政,今日之事我为政。”

  • 精兵简

  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

    成语解释:精减人员;紧缩机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陈暄传》:“徐陵为吏部尚史,精简人物。”

  • 通人和

    zhèng tōng rén hé

    成语解释:政事通达;人心和顺。形容国家稳定;人民安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

  • 出多门

    zhèng chū duō mén

    成语解释:政令出自许多部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六年》:“鲁之有季孟,犹晋之有栾范也,政令于是乎成。今其谋曰:‘晋政多门,不可从也。’”

  • 令不一

    zhèng lìng bù yī

    成语解释:发出的命令不统一。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帅贱多宠,政令不壹。”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・》:“吾知绍之为人,志大而智小,色厉而胆薄,忌克而少威,兵多而分画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,土地虽广粮食虽丰,适足以为吾奉也。”

  • 垂帘听

   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

    成语解释:垂帘: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;殿上用帘子遮隔;听:治理。
    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王偁《东都事略》:“英宗暴得疾,慈圣后垂帘听政。”

  • 猛于虎

    kē zhè měng yú hǔ

    成语解释:苛政: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;包括政令、赋税等。
    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:“夫子曰:‘何为不去也?’曰:‘无苛政。’夫子曰:‘小子识之,苛政猛于虎也。’”

  • 简刑清

   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

    成语解释:指官吏的政绩显著;社会安定;人民乐业。政简:施行轻微的赋役或减免繁文缛节的政治措施。
    刑清:很少施用刑罚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齐太公世家》:“太公至国,修政,因其俗,简其礼。”

  • 由己出

    zhèng yóu jǐ chū

    成语解释:政令由一己发出。指把持大权,独断专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三年,遂将五诸侯灭秦,分裂天下,而封王侯,政由羽出,号为‘霸王’。”

  • 猛虎

    kē zhèng měng hǔ

    成语解释:苛政:残暴地统治。
   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

    成语出处:续范亭《老妇行》:“军阀盗贼真可恶!苛政猛虎向谁诉?”

  • 方针

    dà zhèng fāng zhēn

    成语解释:重大的政策与措施,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。

    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38回:“颇欲展施抱负,造成一法制国,所以一经就任,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,拟向国会宣布。”

  • 愚民

    yú mín zhèng cè

    成语解释:愚民:使人民愚昧。
    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。

    成语出处:刘少奇《论党》:“他们在党内实行命令主义,遇事武断,实行家长式的统治,实行‘愚民政策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