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的成语(共50个)
嘉谋善政
成语解释:嘉、善:好。
好的计策和政绩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诸葛恢传》:及其入处国钧,未有嘉谋善政;出总戎律,唯闻蹙国丧师。
异政殊俗
成语解释:异政:不同的政教;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
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》大序:“至于王道衰,礼义废,政教失,国异政,家殊俗,而变风变雅作矣。”
蠹政病民
成语解释: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时皓[孙皓]居武昌,扬州百姓溯流供给,甚苦之;又奢侈无度,公私匮乏。陆凯上疏谏曰:‘……又左右皆非其人,群党相挟,害忠隐贤,此皆蠹政病民者也。’”
拥政爱民
成语解释:军队拥护政府,爱护人民。
内修政治,外治武备
成语解释:修:修治;政治:政策;治:管理;武备:军备。
对内修明政治,对外做好军事准备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吴起《吴子・图国篇》卷一:明主鉴兹,必内修文德,外治武备。
鲁卫之政
成语解释:语出《论语·子路》:“鲁卫之政,兄弟也。
”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,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,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。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:“鲁卫之政,兄弟也。”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,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,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。
音与政通
成语解释:音:音乐;政:政治。
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。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。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唐・白居易《法曲・美列圣,正华声也》:乃知法曲本华风,苟能审音与政通。
政以贿成
成语解释: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,官场黑暗,不行贿就办不成事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十年》:“今自王叔之相也,政以贿成,而刑放于宠。”
政清人和
成语解释:政治清明,人心归向,上下团结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诸葛恢传》:“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,政清人和,为诸郡首。”
时政利病
成语解释:时政:目前的政局;病:毛病,弊病。
当前政治方面的优点和弊病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太祖纪一》:甲午,诏自今百官朝对,须陈时政利病,无以触讳为惧。
政荒民弊
成语解释:荒:荒废,荒乱;弊:劳困,困疲。
政治荒乱,百姓困疲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规箴》:“君贤臣忠,国之盛也;父慈子孝,家之盛也。今政荒民弊,覆亡是惧,臣何敢言盛。”
发政施仁
成语解释:发布政令,实施仁政。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论赏罚及修河事》:“方是时,二圣在位,发政施仁,惟恐不及。”
心劳政拙
成语解释:心劳:费尽心机;拙:笨拙。
虽然费尽必力,但却没有取得政绩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谢监司启二首》其二:吏畏民怀,既仰安于明哲;心劳政拙,庶粗免于谴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