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鸟的成语

鸟的成语(共134个)

  • 池鱼笼

    chí yú lóng niǎo

    成语解释:池里的鱼,笼里的鸟。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譬犹池鱼笼鸟,有江湖山薮之思。”

  • 蚕丛

    cán cóng niǎo dào

    成语解释:指险绝的山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戴名世《纪红苗事》:“开其蚕丛鸟道,通其百工技艺。”

  • 声兽心

    niǎo shēng shòu xī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刘陶传》:“四方私言,云角等窃入京师,战视朝政,鸟声兽心,私共鸣呼。”

  • 知还

    juàn niǎo zhī huán

    成语解释: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

  • 惊鱼散

    niǎo jīng yú s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鸟散鱼溃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契宓何力传》:“贼非有城郭,逐水草以为生,若不袭其不虞,便恐鸟惊鱼散。”

  • 惊鼠窜

    niǎo jīng shǔ cu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鸟骇鼠窜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艾万年传》:“贼衣食易尽,生理一绝,鸟惊鼠窜。”

  • 焚鱼烂

    niǎo fén yú làn

    成语解释:《易·旅》:“鸟焚其巢,旅人先笑后号咷。
    ”《公羊传·僖公十九年》:“其言梁亡何?自亡也。
    其自亡奈何?鱼烂而亡也。”后以“鸟焚鱼烂”谓因内乱而覆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易・旅》:“鸟焚其巢,旅人先笑后号咷。”《公羊传・僖公十九年》:“其言梁亡何?自亡也。其自亡奈何?鱼烂而亡也。”

  • 啼花落

    niǎo tí huā luò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凄凉的情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汪廷讷《种玉记・促晤》:“惜鸾帷,孤玉绦,几度凄凉。断肠的鸟啼花落,满目心伤。”

  • 朝凤

    bǎi niǎo cháo fèng

    成语解释:朝:朝见;凤: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鸟王。
    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,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书》:“海州言凤见于城上,群鸟数百随之,东北飞向苍梧山。”

  • 寒蝉僵

    hán chán jiāng niǎo

    成语解释: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。比喻默不作声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慎鸾交・心归》:“诗朋同游胜景,怎做得寒蝉僵鸟,反舌无声!”

  • 伏兽穷

    niǎo fú shòu qióng

    成语解释:如飞鸟栖伏,野兽奔走无路。形容势竭力穷,处境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:“贼景鸟伏兽穷,频击频挫,奸竭诈尽,深沟自固。”

  • 为食亡

    niǎo wéi shí wáng

    成语解释:鸟儿为了吃食而死。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13回:“‘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’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,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。”

  • 尽弓藏,兔死狗烹

  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, tù sǐ gǒu pēng

    成语解释:烹:煮烧。
    飞鸟打尽,弓被搁置不用;兔被捕杀后,猎狗则被烹食。比喻事情办成,功臣被害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立此存照》:“倘有不识时务者问:‘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,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……则将如何?’我觉得颇费唇舌。”

  • 累百,不如一鹗

    zhì niǎo lèi bǎi , bù rú yī è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邹阳传》:“臣闻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鸷鸟比诸侯,鹗比天子。”《文选・孔融〈荐祢衡表〉》:“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,使衡立朝,必有可观。”李善注:“《史记》赵简子曰: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

  • 将击,卑飞敛翼

    zhì niǎo jiāng jī , bēi fēi liǎn y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欲擒故纵,伺机而后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六韬・发启》:“鸷鸟将击,卑飞敛翼;猛兽将搏,弭耳俯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