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尝的成语

尝的成语(共22个)

  • 哑子漫黄柏味,自家有苦自家知

   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 , 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

    成语解释:哑子:哑巴;黄柏:黄檗,味苦。
    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,知苦说不出。比喻有苦难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文姜深闺寂寞,怀念诸儿,病势愈加,却是胸中展转,难以出口。正是‘哑子漫尝黄柏味,自家有苦自家知。’”

  • 辛苦

    bèi cháng xīn kǔ

    成语解释:备:尽、全。
    尝:经历。
    受尽了艰难困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顺宗实录》:“上常亲执弓矢,率军后先导卫,备尝辛苦。”

  • 鼎一脔

    cháng dǐng yī luán

    成语解释: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;脔:切成块的肉。
    尝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、一鼎之调。”

  • 胆卧薪

    cháng dǎn wò xīn

    成语解释:薪:柴草。
    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路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
  • 枕戈

    zhěn gē cháng dǎn

    成语解释:头枕兵器,口尝苦胆。形容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,或报仇雪耻心切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沈初明《劝进梁元帝第三表》:“陛下英略纬天,沉明内断,横剑泣血,枕戈尝胆。”

  • 辄止

    qiǎn cháng zhé zhǐ

    成语解释:浅:初步;辄:就。
   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。形容学习不深入钻研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:“此物非不可尝,苟文人墨客,浅尝辄止,用以悦性陶情,有何不可?”

  • 卧薪

    wò xīn cháng dǎn

    成语解释:薪:柴草。
    睡在柴草上;经常尝一尝苦胆。比喻刻苦激励自身;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
  • 得未

    dé wèi cháng yǒu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得未曾有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与郭功甫书》之一:“昨辱宠临,久不闻语,殊出意表,盖所谓得未尝有也。”

  • 佐饔得

    zuǒ yōng dé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助人为善者得善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周语下》:“佐饔者得尝焉,佐斗者伤焉。”

  • 半生

    bàn shēng cháng dǎn

    成语解释:半生:半辈子;胆:苦胆。
    半辈子尝苦胆。指受了半辈子的劳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胡继宗《书言故事・志气类・尝胆》:“自叹劳苦曰半生尝胆。”

  • 艰苦

    bèi cháng jiān kǔ

    成语解释:备:全、尽;尝:经历。
    受尽了艰难困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纪闻・吴保安》:“吾自陷蛮夷,备尝艰苦,肌肤毁剔,血泪满池。”

  • 艰难

    bèi cháng jiān nán

    成语解释:备:全、遍;尝:经历。
    指受尽了艰难困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潘尼传》:“尼职居显要,从容而已,虽忧虞不及,而备尝艰难。”

  • 隳肝

    huī gān cháng dǎn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隳肝沥胆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张九龄《与李侍御书》:“惟教义之所矜,乃讥嫌之见及。恨不能隳肝尝胆,徇知己以求申。”

  • 饮胆

    yǐn dǎn cháng xuè

    成语解释:谓刻苦自励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苦心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也尝胆也。”

  • 出入

    cang chu ru

    成语解释:曾经来往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