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的成语(共563个)
奉行故事
成语解释:奉行:遵照办理;故事:老规矩、老章程。
按照老规矩办事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魏相传》:“相明《易经》,有师法,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,以为古今异制,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。”
军法从事
成语解释:按照军法严办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莽传》:“敢有趁灌犯法,辄以军法从事。”
实事求是
成语解释:实事:客观事物;求:研究。
是:事物内部的规律性。
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河间献王刘德传》:“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,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”
息事宁人
成语解释:息:平息;宁:安定。
指调解纠纷;使事情平息下来;使人们平安相处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章帝纪》:“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且勿案验,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,敬奉天气。”
少不更事
成语解释:少:年少。
更:经历。
指年纪轻;阅历不多。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周顗传》:“君少年未更事。”
事与心违
成语解释:同“事与原违”。
成语出处:北齐・魏收《魏书・王叡传》:“诚思竭尽力命,以报所受,不谓事与心违,忽婴重疾。”宋・欧阳修《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》诗:“貌先年老因忧国,事与心违始乞身。”
年事已高
成语解释:年事:年纪。
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。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虞荔传》:“卿年事已高,气力稍减。”
有事之秋
成语解释: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。
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王罴王轨等传论》:“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,慷慨功名之际。”
敬事不暇
成语解释:敬:恭敬。
事:侍奉,为他人效劳。
暇:空闲。
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,忙得没有闲暇之时。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明宗纪》:“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,从荣诸王敬事不暇,独忌从珂威名,每于帝前屡言其短,巧作窥图,冀能倾陷。”
时移事改
成语解释:随着时间的流逝,世事也在改变。
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唐书・武皇纪下》:然则君臣无常位,陵谷有变迁,或棰塞长河,泥封函谷,时移世改,理有万珠。
杜绝人事
成语解释:杜绝:断绝;人事:人与人的交往。
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。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晋书・史圭传》:“圭出为贝州刺史,未几罢免,退归常山。由是闭门杜绝人事,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。”
事急计生
成语解释:急事临头,能想出办法来。
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梁家人传》:左右劝友珪,事急计生,何不早自为图。
天道人事
成语解释:天道:天理。
人事:人力所能做到的事。
天道人事不可违背。意谓大势所趋。《元史·谦希宪传》:“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,谕以天道人事,玠得书愧感自守,不敢复轻动。
”清·郑板桥《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》:“嗟呼!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。
”。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谦希宪传》:“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,谕以天道人事,玠得书愧感自守,不敢复轻动。”
事危累卵
成语解释: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。形容形势极端危险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十过》:“故曹小国也,而迫于晋楚之间,其君之危,犹累卵也。”
慎小事微
成语解释: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管仲《管子・君臣下》:“昔者圣王本厚民生,审知祸福之所生,是故慎小事微,违非索辨以根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