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齿的成语

齿的成语(共147个)

  • 不足挂齿

    bù zú guà chǐ

    成语解释:不足:不值得;挂齿:说起;提到;挂在口上。
    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。用于对人表示轻蔑;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。也作“不足齿数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叔孙通传》:“此皆群盗,鼠窃狗盗耳,何足置之齿牙间?”

  • 何足挂齿

    hé zú guà chǐ

    成语解释:挂齿:放在嘴里说。
    有什么值得说的呢?形容不值一提。原带有轻蔑意;现表示客套的话语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叔孙通传》: “此特群盗鼠窃狗盗,何足置齿牙间哉?”

  • 齿相依

    chún chǐ xiāng yī

    成语解释: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;比喻双方关系密切;互相依存;利害与共。也作“唇齿相济。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鲍勋传》:“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,盖以吴蜀唇齿相依,凭阻山水,有难拔之势故也。”

  • 龆年稚齿

    tiáo nián zhì chǐ

    成语解释:龆年:童年;稚齿:年少。
    指童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武十七王传论》:“龆年稚齿,养器深宫,习趋拜之仪,受文句之学。”

  • 齿牙余论

    chǐ yá yú lùn

    成语解释:微末的赞扬言辞。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谢眺传》:“士子声名未立,应共奖成,无惜齿牙余论。”

  • 戴发含齿

    dài fā hán chǐ

    成语解释:谓人的形状。亦以指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黄帝》:“有七尺之骸,手足之异,戴发含齿,倚而趣者谓之人,而人未必无兽心,虽有兽心,以状而见亲矣。”

  • 齿徒增

    mǎ chǐ tú zēng

    成语解释:马的牙齿有多少,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。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,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穀梁子《穀梁传・僖公二年》:“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”

  • 齿徒长

    mǎ chǐ tú zhǎ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马齿徒增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穀梁子《穀梁传・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:‘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’”

  • 齿白唇红

    chǐ bái chún hóng

    成语解释:牙齿白,嘴唇红。形容面容美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:“那厮唤做小张三,生得眉清目秀,齿白唇红。”

  • 齿朱唇

    hào chǐ zhū chún

    成语解释:皓:白色的样子;朱:红色。
    齿白唇红。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2回:“打扮粉妆玉琢,皓齿朱唇。”

  • 明眸皓齿

    míng móu hào chǐ

    成语解释:眸:眸子;眼珠;皓:洁白。
    明亮的眼睛;洁白的牙齿。形容女子的美貌;也借指美女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哀江头》诗:“明眸皓齿今何在?血污游魂归不得。”

  • 齿明眸

    hào chǐ míng móu

    成语解释:皓:洁白;眸:眼珠;也指眼睛。
    指洁白的牙齿;明亮的眼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;亦喻指美女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哀江头》诗:“明眸皓齿今安在,血污游魂归不得。”

  • 齿少心锐

    chǐ shǎo xīn ruì

    成语解释:年轻气盛,锐意进取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》:“宗元曩者齿少心锐,径行高步,不知道之艰以陷于大厄。”

  • 犬马之齿

    quǎn mǎ zhī chǐ

    成语解释:齿:年轮。
    自己的年龄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杨万里《答张子仪尚书》:“今兹犬马之齿,七十有六矣。”

  • 齿难忘

    mò chǐ nán wàng

    成语解释:终身不能忘记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四贤记・出家》:“修行报德,慨从我志,没齿难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