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耻的成语

耻的成语(共49个)

  • 卑鄙无

    bēi bǐ wú chǐ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品德卑下;粗鄙;毫无廉耻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贾某总办河工,浮开报销,滥得保举。到京以后,又复花天酒地,任意招摇,并串通黄某,到处钻营,卑鄙无耻。”

  • 厚颜无

    hòu yán wú chǐ

    成语解释:颜:脸面;脸皮。
    脸皮厚;不知羞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南朝・齐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岂可使芳杜厚颜,薛荔蒙耻。”

  • 礼义廉

    lǐ yì lián chǐ

    成语解释:有礼节;讲道义;尚廉洁;知羞耻。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。

    成语出处:管仲《管子・牧民》:“何谓四维?一曰礼,二曰义,三曰廉,四曰耻。”

  • 不以为

    bù yǐ wéi chǐ

    成语解释:不认为是可耻。指不知羞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邓析子・转辞》:“今挂劓不以为耻,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。”

  • 报仇雪

    bào chóu xuě chǐ

    成语解释:雪:洗刷;除去。
    报冤仇;除耻辱;也作“报怨雪耻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燕策二》:“若先王之报仇雪耻,夷万乘之强国。”

  • 包羞忍

    bāo xiū rěn chǐ

    成语解释:包:包容,藏;忍:容忍,忍耐。
    容忍羞愧与耻辱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题乌江亭》诗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”

  • 含羞忍

    hán xiū rěn chǐ

    成语解释:含、忍:忍受。
    指忍受羞辱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题乌江亭》诗: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

  • 寡廉鲜

    guǎ lián xiǎn chǐ

    成语解释:寡、鲜:少;廉:廉洁;不贪污;耻:羞愧;羞耻。
    原指不廉洁;不知耻。现指没有操守;不知羞耻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寡廉鲜耻,而俗不长厚也。其被刑戮,不亦宜乎?”

  • 之尤

    wú chǐ zhī yóu

    成语解释:尤:特别突出的。
    无耻之中最无耻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士禛《分甘余话》:“二子可谓失其本心,无耻之尤者也。”

  • 居人下

    chǐ jū rén xià

    成语解释: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,形容胸怀大志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谢曾察院启》:“伏念某本无他长,耻居人下。常想英豪之行事,堕乃尘凡。”

  • 下问

    bù chǐ xià wèn

    成语解释:不耻:不以为耻辱;下问:降低身份请教别人。
    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。形容虚心求教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下问,谓凡在己下者。”

  • 大辱

    qí chǐ dà rǔ

    成语解释:奇:罕见的。
    极大的耻辱;罕见的耻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程道一《鸦片之战演义》:“回忆当年的议和,不止丧权失利,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。”

  • 含垢忍

    hán gòu rěn chǐ

    成语解释:忍受耻辱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胡铨《上高宗封事》:“陛下尚不觉悟,竭民膏血而不恤,忘国大雠而不报,含垢忍耻,举天下而臣之,甘心焉。”

  • 荒淫无

    huāng yín wú chǐ

    成语解释:荒淫:贪酒好色。
    生活糜烂;不知羞耻。

    成语出处: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

  • 不以为,反以为荣

    bù yǐ wéi chǐ , fǎn yǐ wéi róng

    成语解释:耻:耻辱;荣:荣耀。
    不认为是可耻,反而认为是荣耀。指不知羞耻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,或懂得甚少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