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室的成语

室的成语(共98个)

  • 私心

    àn shì sī xīn

    成语解释: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。同“暗室亏心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陆采《明珠记・却婚》:“丈夫然诺重如山,暗室私心鬼神见。”

  • 道傍筑

    dào bàng zhù shì

    成语解释:语出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如彼筑室于道谋,是用不溃于成。
    ”郑玄笺:“如当路筑室,得人而与之谋所为,路人之意不同。
    故不得遂成也。”后比喻杂采各家之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诗经・小雅・小旻》:“如彼筑室于道谋,是用不溃于成。”郑玄笺:“如当路筑室,得人而与之谋所为,路人之意不同。故不得遂成也。”

  • 一夫得情,千鸣弦

    yī fū dé qíng , qiān shì míng xián

    成语解释:一夫:一个当权者;得情:赢得民心;千室:千家万户;鸣弦:响起弦乐。
    指一个执政者能体恤民心,老百姓就能生活安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童恢传赞》:一人得情,千室鸣弦;怀我夙爱,永戴遗贤。

  • 弟子

    rù shì dì zǐ

    成语解释:入室:到家;弟子:学生,徒弟。
    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

  • 之国

    wàn shì zhī guó

    成语解释:万室:万户。
    有万户居民的国家。多指古代小诸侯国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下》:“子之道,貉道也。万室之国,一人陶,则可乎?”《管子・乘马》:上地方八十里,万室之国一,千室之都四。

  • 环堵之

    huán dǔ zhī shì

    成语解释:环堵:四面土墙。
    形容居室简陋贫寒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儒有一亩之宫,环堵之室。”

  • 反耕

    zhù shì fǎn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筑:建造;反:通“返”,归返。
    指部队做长久驻扎的打算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筑室反耕者,宋必听命。”

  • 如悬罄

    shì rú xuán qì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室如县罄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”

  • 金匮

    shí shì jīn guì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石室金鐀”。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太史公自序》:“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石室、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。”

  • 土阶

    máo shì tǔ jiē

    成语解释:茅草盖的屋,泥土砌的台阶。形容房屋简陋,生活俭朴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班固传》:“扶风掾李育,经明行著,教授百人,客居杜陵,茅室土阶。”

  • 清野

    kōng shì qīng yě

    成语解释:在对敌斗争时,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,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,什么也利用不上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荀彧传》:“今东方皆已收麦,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。”

  • 金城石

    jīn chéng shí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险固的城池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贺邵传》:“近刘氏据三关之险,守重山之固,可谓金城石室,万世之业。”

  • 蓬户

    máo shì péng hù

    成语解释:蓬:草名,也叫“飞蓬”。
    用茅草盖成的房子。形容居处极其简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孔淳传》:“茅室蓬户,庭草芜径,唯床上有数卷书。”

  • 豪家

    fù shì háo jiā

    成语解释:指富贵显赫家族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回:“富室豪家,却言道压瘴犹嫌少。”

  • 迩人遥

    shì ěr rén yáo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室迩人远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》:“颜红底事发先白,室迩何妨人自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