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室的成语

室的成语(共98个)

  • 徒四壁

    shì tú sì bì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阳固传》:“居官清洁,家无余财,终殁之日,室徒四壁,无以供丧,亲故为其棺敛焉。”

  • 求物

    àn shì qiú wù

    成语解释: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。比喻读书不得要领,难见成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辑略・总论为学之方》:“如暗室求物,把火来便照见;若只管去摸索,费尽心力,只是搜索不见。”

  • 椟棺

    míng shì dú guān

    成语解释:冥:昏暗;椟:匣子。
    房间昏暗,如同棺材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古文苑・秦诅楚文》:“拘圉其叔父,寊者冥室椟棺之中。”

  • 上白

    xū shì shàng bái

    成语解释:室:比喻心;上:尚;白:明亮。
    指人能够清虚无欲,则道心就会自然生成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韦渠牟《商山四皓画图赞并序》:“虚室上白,玄门不关。”

  • 芝兰之

    zhī lán zhī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良好的环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戴德《大戴礼》:“与君子游,苾乎如入兰芷之室,久而不闻,则与之化矣。”《孔子家语・六本》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。”

  • 不安于

    bù ān yú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邺风・凯风序》:“卫之淫风流行,虽有七子之母,犹不能安其室。”郑玄注:“不安其室,欲去嫁也。”

  • 不安其

    bù ān qí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邺风・凯风・序》:“卫之淫风流行,虽有七子之母,犹不能安其室。”

  • 引虎入

    yǐn hǔ rù shì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引狼入室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夏燮《中西纪事・外夷助剿》:“是不但引虎入室,并且为虎添翼。”

  • 弗欺暗

    fú qī àn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暗室:比喻暗中。
    在无人看见的地方,也不做昧心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简文帝纪》:“弗欺暗室,岂况三光。”

  • 不欺

    bù qī shì lòu

    成语解释:屋漏:古代室内西北角。
    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,无愧于心。后转义为心地光明,在暗中也不做坏事,不起邪念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3回:“自是大臣守正,不欺室漏。”

  • 升堂入

    shēng táng rù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古代宫室,前为堂,后为室。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

  • 登堂入

    dēng táng rù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堂:古代宫室的前厅;室:古代宫里的后屋。
    登上厅堂;再进入内室。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;循序渐进;达到了高深的地步。也作“升堂入室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吴坰《五总志》:“如徐师川、余荀龙、洪玉父昆弟、欧阳元老,皆黄门登堂入室者,实自足以名家。”

  • 操戈入

    cāo gē rù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深入了解对方,找出其纰漏,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・史书占毕一》:“论者以柳操戈入室,弗察者又群然和之。然则文之工者,伤理倍道,皆弗论乎!”

  • 求鼠

    jué shì qiú shǔ

    成语解释:挖坏房子捉老鼠。比喻因小失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说山训》:“坏塘以取龟,发屋而求狸,掘室而求鼠,割唇而治龋,桀跖之徒,君子不与。”

  • 操矛入

    cāo máo rù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深入了解对方,找出其纰漏,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后汉书・郑玄传》:“时任城何休好《公羊》学,遂着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谷梁废疾》。玄乃发《墨守》,针《膏肓》,起《废疾》。休见而叹曰:‘康成入吾室,操吾矛以伐我乎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