讨的成语(共32个)
- 讨价还价- 成语解释: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・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,便道:‘真个亏你些儿。’” 
- 吃力不讨好- 成语解释:讨:求得。 
 费了好大力气,也得不到称赞。形容事情棘手难办,或工作方法笨拙,不对头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八回:“老实说,有了钱,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,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。 
- 瞒天讨价- 成语解释:瞒天:漫天,指无限度;讨价: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。 
 没有限度的要高价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4回:“这个正合着古语,‘瞒天讨价,就地还钱’,我说二三百银子,你就说二三十两!” 
- 讨流溯源- 成语解释: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王韬《蘅花馆诗录》自序:“余自少读诗,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,皆欲讨流溯源,穷其旨趣,久之,益知作诗之难。” 
- 自讨苦吃- 成语解释:讨:招惹。 
 自己找苦吃。- 成语出处:鲁迅《书信集・致萧军》:“其实《文学》和我并无关系,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,所以偏去支持一下,其实这是自讨苦吃。” 
- 费力不讨好- 成语解释:指白费功夫,没有取得成效,相反带来坏的影响。 - 成语出处:老舍《今年的希望》:“杂文本非所长,写不出什么道理来,何苦费力不讨好,耽误了自己的时间,而又不能使篇幅增光呢!” 
- 沿波讨源- 成语解释:沿波:顺着水流;讨源:探索源头。 
 循着水流寻找源头。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,最后点出主题。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。- 成语出处:晋・陆机《文赋》:“或因枝以振叶,或沿波而讨源。” 
- 沿流讨源- 成语解释:犹沿波讨源。 - 成语出处:严复《原强》:“其勉人治群学者,意则谓天下沿流讨源,执因责果之事,惟群事为最难,非不素讲之所得与。” 
- 寻源讨本- 成语解释:穷本溯源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刘知畿《史通・申左》:“如二传者,记言载事,失彼菁华,寻源讨本,取诸胸臆。” 
- 讨是寻非- 成语解释:惹是生非,故意挑剔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白兔记・诉猎》:“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,讨是寻非。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,料想苍天不负亏。” 
- 自讨没趣- 成语解释:做事不得当,反使自己难堪窘迫。 - 成语出处: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他立刻觉得刚才对于孩子的要求没有意思,只不过自讨没趣罢了。” 
- 东征西讨- 成语解释:指四处出战征伐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杨炯《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》:“至如出车授钺,东征西讨,孤虚向背。” 
- 东讨西征- 成语解释:同“东征西讨”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杨炯《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》:“髫年学剑,卯岁论兵,以身许国,东讨西征。” 
- 南征北讨- 成语解释:见“南征北伐”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朱凯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想老夫幼年时,南征北讨,东荡西除,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