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的成语(共63个)
- 拿手好戏- 成语解释:拿手:擅长。 
 原指演员最擅长的剧目。后用来形容最擅长的本领。- 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制造空气是老赵的拿手好戏!他故意放出什么托拉斯的空气来,好叫人们起恐慌。” 
- 拿奸拿双- 成语解释:奸:通奸。 
 捉拿通奸要有成双的人证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9回:“拿奸拿双,拿不住双,反咬一口,就受不得了。” 
- 拿贼拿赃,拿奸拿双- 成语解释:赃:赃物;奸:通奸。 
 捉贼要有赃证,捉奸要有成双人证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- 成语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62回:“拿贼拿赃,拿奸拿双,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,你活活的打杀了媳妇,这是要偿命的。” 
- 十拿九稳- 成语解释:形容很有把握;十分可靠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如此一行,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。” 
- 拿糖作醋- 成语解释:摆架子,装腔作势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,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,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,也不怕人家寒心?” 
- 握云拿雾- 成语解释:见“握雾拏云”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陈以仁《存孝打虎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龙韬虎略人难赛,握云拿雾施兵策,排兵布阵添精彩。” 
- 拿云握雾- 成语解释:比喻待人处世会耍手段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单鞭夺槊》第二折:“他有投明弃暗的心,拿云握雾的手。” 
- 狗拿耗子- 成语解释: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你这孩子,才叫他娘的‘狗拿耗子’呢!你又懂得几篇儿几篇儿。” 
- 捉鼠拿猫- 成语解释:拿:抓住。 
 捉住老鼠和猫。比喻能制服敌手。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若论我腹中的兵书,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,有捉鼠拿猫之法。” 
- 鹰拿燕雀- 成语解释:比喻捉拿毫不费力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皂隶似鹰拿燕雀,把吴氏向阶下一摔,正待用刑。” 
- 鹰拿雁捉- 成语解释: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。 - 成语出处:《平山冷燕》第五回:“圣旨一下,早有锦衣卫官已将窦国一、宋信鹰拿雁捉的拖了出来。” 
- 拿贼见赃- 成语解释: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三折:“拿贼见赃,杀人验伤,我有何罪也?”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五十三出:“谁是贼?老大人拿贼见赃,不曾捉奸见床来!” 
- 拿贼拿赃- 成语解释: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八回:“常言道: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,又不曾走了马脚,漏了风声……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,也不好定个罪名。” 
- 十拿十稳- 成语解释:稳:稳当,准确。 
 比喻很有把握,十分可靠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张南庄《何典》:“活鬼道:‘既是天尊显圣,将来生子是十拿十稳的了。’” 
- 拿腔作调- 成语解释: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。 - 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冠先生拿腔作调的说:‘请太太不要发脾气!’说罢,戴起帽子,懒洋洋的走出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