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拿的成语

拿的成语(共63个)

  • 刀动杖

    ná dāo nòng zhàng

    成语解释:泛指动武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6回:“今昔的情形不同,不怕她远走高飞,拿刀动杖。”

  • 贼要赃,奸要双

    ná zéi yào zāng , ná jiān yào s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赃:赃物;奸:通奸。
    捉贼要有赃证,捉奸要有成双人证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一折:“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,原来孔目结交贼人?二嫂,你晓得拿贼要赃,拿奸要双,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?”

  • 贼要赃,捉奸要双

    ná zéi yào zāng , zhuō jiān yào s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赃:赃物;奸:通奸。
    捉贼要有赃证,捉奸要有成双人证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斩鬼传》第11回:“俗语说得好,拿贼要赃,捉奸要双……今日他的老婆,为何不来?”

  • 捉奸见双,贼要赃

   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, ná zéi yào zāng

    成语解释:奸:通奸。
   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,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。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02回:“‘捉奸见双,拿贼要赃’……无有对证,如何诬赖孤家呢!”

  • 手到

    shǒu dào ná lái

    成语解释:谓不费力气就能将必须擒拿的人捉到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杨显之《酷寒亭》第四折:“将这厮吃剑乔材,任逃走向天涯外,我也少不得手到拿来。”元・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四折:“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,管教他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。”

  • 一手

    ná yī shǒu

    成语解释:摆架子;要挟。

  • 定主意

    ná dìng zhǔ yì

    成语解释:下定决心,抉择做什么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7回:“却又一片深心,打了个呼牛也可,呼马也可的主意,任是谁说什么,我只拿定主意,干我的大事去。”

  • 印把子

    ná yìn bà zǐ

    成语解释:指做官掌有实权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0回:“你虽然候补了多年,如今却是第一回拿印把子。”

  • 下马来

    ná xià mǎ lá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将人制服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回:“叫我问谁去?谁不帮着你呢?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?”

  • 革职

    gé zhí ná wèn

    成语解释:革:革除;拿:逮捕。
    革除职务,逮捕问罪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上回书交待的是安公子因安老爷革职拿问……他把家中的地亩折变,带上银子,同着他的奶公华忠南来。”

  • 撒水

    sā shuǐ ná yú

    成语解释:抽干水捉鱼。比喻事情容易做,不费气力。

  • 不出手

    ná bù chū shǒu

    成语解释:由于不像样、不中看或经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张爱玲《创世纪》:“她尽管阔气不要紧,我们全少奶奶去回拜,少了也拿不出手啰!”

  • 粗挟细

    ná cū xié x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惹事生非;挑剔冒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一折:“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,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。”

  • 腔作势

    ná qiāng zuò shì

    成语解释:装模作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,令人点了蜡烛,拿腔做势的抄写。”

  • 捕影

    bǔ yǐng ná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与束缚的。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三折:“怎知道被禅师神挑鬼弄,做一场捕影拿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