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杜的成语

杜的成语(共43个)

  • 门却扫

    dù mén què sǎo

    成语解释:杜:关上。
    关上大门,不再打扫庭院路径。指闭门谢客,清静自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逸士传・李谧》:“杜门却扫,弃产营书。”

  • 防微

    fáng wēi dù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防:提防;防止;微:微小;指事物的苗头;杜:杜绝;堵塞;渐:事物的起始、发展。
    在错误、坏事、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;不使其发展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消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
  • 门晦迹

    dù mén huì jì

    成语解释:晦:隐匿。
    关上门,隐匿自己的踪迹。指隐居起来,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宇文神举传》:“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,相时而动,孝武深纳焉。”

  • 耳恶闻

    dù ěr è wén

    成语解释:塞住耳朵不愿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唐书・末帝纪中》:“怀忠抱直之人,虚心谒见;便佞诡随之说,杜耳恶闻。”

  • 绝人事

    dù jué rén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杜绝:断绝;人事:人与人的交往。
    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晋书・史圭传》:“圭出为贝州刺史,未几罢免,退归常山。由是闭门杜绝人事,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。”

  • 微慎防

    dù wēi shèn fáng

    成语解释:杜:杜绝,断绝;慎:谨慎。
    杜绝细微,谨慎防备萌芽。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胡松传》:“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,武库仗内也而外之,非所以重肘腋,杜微慎防也,执弗许。

  • 口结舌

    dù kǒu jié shé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杜口吞声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比之咸》:“杜口结舌,心中拂郁,去灾患生,莫所告冤。”

  • 门不出

    dù mén bù chū

    成语解释:关闭门户,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晋语一》:“谗言益起,狐突杜门不出。”

  • 门谢客

    dù mén xiè kè

    成语解释:闭门谢绝宾客。指不与外界来往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东园》诗:“杜门谢客恐生谤,且作人间鹏鷃游。”

  • 房谋

    fáng móu dù duàn

    成语解释:房:唐朝宰相房玄龄;谋:计谋;杜:唐朝杜如晦;断:决断。
    两人同心济谋,传为佳话。比喻能人合作,天作之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房玄龄杜如晦传论》:“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,则曰:‘非如晦莫能筹之。’及如晦至焉,竟从玄龄之策也。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谋。”

  • 渐防萌

    dù jiàn fáng méng

    成语解释:杜:堵住;渐:指事物的开端;萌:萌芽。
   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销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
  • 防萌

    fáng méng dù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杜:堵住;渐:指事物的开端;萌:萌芽。
   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销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
  • 绝后患

    dù jué hòu huàn

    成语解释:杜绝:堵塞、断绝;患:祸害、祸患。
    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,恰好堵了洞门。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,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。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。”

  • 绝言路

    dù jué yán lù

    成语解释: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
    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
  • 门自绝

    dù mén zì jué

    成语解释:杜门:关门不出;绝:断绝。
    闭门不出,将自己与外界隔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张陈王周传赞》:“及吕后时,事多故矣,平竟自免,以智终,王陵庭争,杜门自绝,亦各其志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