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性成语(共31043个)
以玉抵乌
成语解释:见“以玉抵鹊”。
成语出处:北齐・刘昼《新论・辩施》:“昆山之下,以玉抵乌;彭蠡之滨,以鱼食犬,而人不爱者,非性轻财,所丰故也。”
以玉抵鹊
成语解释:汉桓宽《盐铁论·崇礼》:“南越以孔雀珥门户,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。
”抵,抛掷。后以“以玉抵鹊”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。成语出处: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崇礼》:“南越以孔雀珥门户,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。”
声希味淡
成语解释:指平淡无奇,没有什么名声。有曲高和寡,不为人知之意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蒋士铨《空谷香・哄笺》:“人间声希味淡半世间,分明唤我返白雪。”
西市朝衣
成语解释:西市:北京菜市口刑场;朝衣:官员上朝的衣服。
比喻忠臣被冤杀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爰盎晁错传》:“乃使中尉召错,给载行市。错衣朝衣斩东市。”
弋人何篡
成语解释:弋人:射鸟的人;篡:取得。
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旧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。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法言・问明》:“鸿飞冥冥,弋人何篡焉?”
益上损下
成语解释:有益上层的人,损害下层的人。
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世祖本纪》:“厚己薄人,益上损下,是朕之罪一也。”
自遗伊戚
成语解释:伊:是,此;戚:忧患。
比喻自寻烦恼,自招灾祸。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如是我闻二》:“若公则自遗伊戚,可无庸诉也。”
柱石之寄
成语解释:寄:寄托。
比喻国家委以重任,寄托很大的希望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朱浮传》:“委以大郡,任以威武,事有柱石之寄。”
柱石之士
成语解释:柱石: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。
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。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蒋济传》:“当今柱石之士虽少,至于行称一州,智效一官,忠信竭命,各奉其职,可并驱策,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。”
不少概见
成语解释:概:大略。
所能见的只是一个梗概。指难以真正见到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伯夷列传》:“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,其文辞不少概见,何哉?”
琵琶别弄
成语解释:见“琵琶别抱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奈何天・计左》:“命短的,做了离魂倩女;命苦的,做了琵琶别弄。”
珠残璧碎
成语解释:比喻珍贵之物残破损坏。
道殣相枕
成语解释:见“道殣相望”。
成语出处:郑观应《救时揭要・救济速报》:“明年大饥,道殣相枕,张罄家以糜粥济之,活者万计。”
意前笔后
成语解释:谓先构思成熟,然后下笔,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。
成语出处:晋・卫铄《笔阵图》:“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,心手不齐,意后笔前者败;若执笔远而急,意前笔后者胜。”
至人遗物
成语解释:至人:思想道德修养很高的人。
道德高尚的人能舍弃财物。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鹏鸟赋》:“至人遗物,独与道俱,众人惑惑,好恶积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