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性成语(共31043个)
遗魂亡魄
成语解释:谓抛弃思虑,停止精神活动。
成语出处:汉・严遵《道德指归论・大成若缺》:“遗魂亡魄,休精息神。”
能士匿谋
成语解释:匿:藏匿。
有才能者得不到重用就藏匿其计谋。成语出处:《孔丛子・对魏王》:“故贤愚共贯,则能士匿谋。”
能征敢战
成语解释:征:征讨。
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敢于作战。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5回:“必用能征敢战之将,先以力敌,后用智擒。”
能争惯战
成语解释: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善于作战。
成语出处:《平鬼传》第15回:“自通姓名,就叫累鬼,能争惯战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
以铢程镒
成语解释:用铢同镒作比较,表示很不相称。
成语出处:明・姚士粦《见只编》卷上:“陈水南臬宪尝以南唐李昪宜继唐后,遂改马令《南唐书》为《唐馀纪传》,此犹萧常以《三国・蜀志》为《续后汉书》也。然昭烈世系甚明,犹觉以铢程镒……昪本安吉砦将潘某之子,昪姓实潘也……”
以泽量尸
成语解释:谓尸体遍野,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。极言死人之多。
成语出处:清・顾炎武《羌胡引》:“四入郊圻躏齐鲁,破邑屠城不可数,刳腹绝肠,折颈折颐,以泽量尸。”
虱胫虮肝
成语解释:虱子的小腿,虮子的肝脏。比喻非常微小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宋玉《小言赋》:“烹虱胫,切虮肝,会九族而同噬,犹委余而不殚。”
遗形去貌
成语解释:谓舍弃一切外在形式。
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与陶孝若书》:“然一相识,而遂遗形去貌,又非浅浅者可同年轮也。”
世路荣枯
成语解释:世路:世间人事的经历;荣枯:兴盛和衰败。
世间人事的兴盛和衰败。成语出处:唐・刘禹锡《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》诗:“从君勇断抛名后,世路荣枯见几回?”
异派同源
成语解释:源:来源。
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。成语出处:唐・贾束《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》:“慈悲广大兮妙力无边,八万度门兮异派同源。”
语笑喧呼
成语解释:见“语笑喧哗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陈仓路》第四折:“则要你悄语低言,不要你语笑喧呼。”
析疑匡谬
成语解释:解释疑义,纠正谬误。
成语出处:清・王琦《李太白全集序》:“惜李集无有斐然继起者,爰合三家之注订之,芟柞繁芜,补增阙略,析疑匡谬,频有更定。”
号天拍地
成语解释:大声哭叫。形容放声大哭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咽了这一口怨气,扯住了丈夫,哭了又哭,号天拍地的不肯放手。”
逸兴遄飞
成语解释: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。
成语出处: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遥襟俯畅,逸兴遄飞。”
擿埴索涂
成语解释:擿埴:敲地;索:探求;涂:道路。
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。比喻暗中摸索,事不易成。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法言・修身》:“擿埴索涂,冥行而已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