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雨春风
- 一般成语热度
- 拼音
- shí yǔ chūn fēng
- 注音
- ㄕˊ ㄩˇ ㄔㄨㄣ ㄈㄥ
- 情感
- 繁体
- 時雨春風
更新:2025-11-01 06:08
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君子之所以教者五,有如时雨化之者。
万里江山重见尧天舜月,九州草木共裕~。
即“春风化雨”。见“春风化雨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春风化雨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 “春风化雨”系由“春风”及“化雨”二语词组合而成。 “春风”是出自汉・刘向《说苑・卷五・贵德》,根据记载,孟简子曾经在梁和卫当过宰相,获罪后逃亡齐国,管仲前来迎接并且问在梁和卫时门下有多少人?至今还跟随在身边的有几人?孟简子回答说从前门下有三千使者,现在只剩三人跟在我身边。其中两个是因为在没钱时,我出钱帮他们埋葬父亲和母亲,另一个是因兄长被关,我代为出力营救。管仲听了之后,上车时感叹说:“如果我不能像春风给人感化和恩泽,也不能像夏雨一样及时加惠于民,我必定会失败。”“化雨”则是出自《孟子・尽心上》,内容是写君子有种教人的方法,分别是像及时雨一样及时的润育教化、成就他的德行、通达他的才能、应答他的问题以及没有在门下受业,但私自以君子的言行为榜样,来培养自身这五种。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“春风化雨”,用来指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及雨水;亦用于比喻师长和蔼亲切的教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