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un的成语(共22个)
- 放之四海而皆准- 成语解释:放:放置;之:代词;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准:准确。 
 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。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 
- 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- 成语解释: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 
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5回:“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,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,可见他们官官相护,这才是‘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’,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。” 
- 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- 成语解释: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 
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- 成语出处: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2章:“可是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,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。” 
- 酌古准今- 成语解释:见“酌古准今”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请专官纂修疏》:“今既汇为一书,固当深究本原,备详因革,酌古准今,以定一代之章程,垂万年之典则。” 
- 谆谆告诫- 成语解释:恳切、耐心地劝告、教导(谆谆:恳切、耐心的样子)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费衮《梁溪漫志・闲乐异事》:“命诸子子妇皆坐,置酒,谆谆告戒,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,愕眙不知所答。” 
- 谆谆善诱- 成语解释:耐心恳切地教诲、诱导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刘挚《乞重修太学条制疏》:“昔之设学校,教养之法,师生问对,愤悱开发,相与曲折反复,谆谆善诱。 ” 
- 谆谆教导- 成语解释:恳切、耐心地教导(谆谆:恳切、耐心的样子)。 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抑》:“诲尔谆谆,听我藐藐。” 
- 谆谆教诲- 成语解释:谆谆:恳切、耐心的样子。 
 恳切、耐心地启发开导。- 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》:“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,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,谆谆教诲,期以进步。” 
- 谆谆告戒- 成语解释: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费衮《梁溪漫志・闲乐异事》:“命诸子子妇皆坐,置酒,谆谆告戒,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,愕眙不知所答。” 
- 谆谆不倦- 成语解释:恳切耐心地教诲,不知疲倦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程颐《明道先生行状》:“先生从容告语,谆谆不倦,在邑三年,百姓爱之如父母,去之日,哭声震野。” 
- 谆谆诰诫- 成语解释:见“谆谆告戒”。 - 成语出处:丁中江《北洋军阀史话・云南护国起义》:“各省长官,皆能力保治安,军人尤深明大义,均任守卫地方之责,务望各以爱国勤勉,恪尽厥职,用副予视民如伤,谆谆诰诫之至意。此令。” 
- 规矩准绳- 成语解释:规:画圆形的工具;矩:画方形或直角的工具;规矩:圆规曲尺;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;准:水平仪;绳:墨线;准绳:测定平直的器具。 
 比喻言行所依据的标准原则。- 成语出处:汉・王符《潜夫论・赞学》:“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的遗后工也。” 
- 言之谆谆,听之藐藐- 成语解释:说的人很诚恳,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。 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抑》:“诲尔谆谆,听我藐藐。” 
- 放诸四海而皆准- 成语解释: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 -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 
- 言者谆谆,听者藐藐- 成语解释:谆谆:教诲不倦的样子;藐藐:疏远的样子。 
 说的人很诚恳,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。形容徒费口舌。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抑》:“诲尔谆谆,听我藐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