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Y
  5. yan

yan的成语(共2473个)

  • 总而言之

    zǒng ér yán zhī

    成语解释:总括起来说(总:总括;归纳)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唐・孔颖达疏:“总而言之,皆虚无之谓也。”

  • 言之有物

    yán zhī yǒu wù

    成语解释:物:指内容。
    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家人》:“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恒。”

  • 书不尽言

    shū bù jìn yán

    成语解释:书:书信。
    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’”

  • 食言而肥

    shí yán ér féi

    成语解释:食言:失信。
    指不守信用,只图自己占便宜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食言多矣,能无肥乎?”

  • 广开言路

    guǎng kāi yán

    成语解释: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来历传》:“朝廷广开言事之路,故且一切假贷。”

  • 人微言轻

    rén wēi yán qīng

    成语解释:地位低;说话不受人重视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孟尝传》:“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”

  • 身轻言微

    shēn qīng yán wēi

    成语解释:身轻:身价低下,地位低;微:任用小。
    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孟尝传》:“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:‘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,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区区破心,徒然而已。’”

  • 偃旗息鼓

    yǎn qí xī gǔ

    成语解释:偃:放倒;息:停止。
    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赵云传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为翊军将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

  • 言过其实

    yán guò qí shí

    成语解释:言:语言;过:超过;越过;实:实际。
    原指言语不实;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。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、不符合实际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马良传》: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!”

  • 言笑自若

    yán xiào zì ruò

    成语解释:谈笑如常,十分镇定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关羽传》:“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,臂血流离,盈于盘器,而羽割灸引酒,言笑自若。”宋・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其后修贬夷陵,太夫人言笑自若。”

  • 直言不讳

    zhí yán bù huì

    成语解释:直率地讲话;毫不隐讳(讳:忌讳;隐讳)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波传》:“臣鉴先征,窃惟今事,是以敢肆狂瞽,直言无讳。”

  • 湮没无闻

    yān mò wú wén

    成语解释:湮没:埋没。
    名声被埋没;不为人知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羊祜传》:“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。由来贤达胜士,登此望远,如我与卿者多矣!皆湮没无闻,使人悲伤。”

  • 掩其不备

    yǎn qí bù bèi

    成语解释:掩:掩袭。
    备:防备。
    趁敌人毫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。亦作“掩其无备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刘怀珍传》:“今众少粮单,我悬彼固,正宜简精锐,掩其不备耳。”

  • 溪壑无厌

    xī hè wú yàn

    成语解释:溪壑:山里的溪流和深谷;厌:满足。
    比喻人的贪欲太大,难以满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谢脁传》:“自尔升擢,超越伦伍,而溪壑无厌,著于触事。”

  • 甘言厚币

    gān yán hòu bì

    成语解释:甘:甜;币:礼物,金钱。
    甜蜜的言辞,厚重的礼品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:“不顾社稷之安危,惟恐私门之不植。甘言厚币,规灭忠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