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T
  5. tuo

tuo的成语(共225个)

  • 银钩玉唾

    yín gōu yù tuò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他人的书法笔画有如银钩,遒劲有力;言谈有如吐玉,弥足珍贵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黄庭坚《次韵钱穆父赠松扇》:“银钩玉唾明茧纸,松莲轻凉并送似。”

  • 托足无门

    tuō zú wú mén

    成语解释:托足:立足。
    指没有落脚安身之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徐文长传》:“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,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。”

  • 鲸波鼍浪

    jīng bō tuó là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鲸涛鼍浪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韬《西人重日轻华》:“逮至明代,欧洲诸国日强,精于驾舟,不惮远涉,往往于鲸波鼍浪中探测新地,以为通商互市之区。”

  • 横金拖玉

    héng jīn tuō

    成语解释:谓官服盛装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谦益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》:“其犹子总戎弘玮、弘场及诸孙十二人,谋相与罗长筵,考钟鼓,横金拖玉,称百年之觞。”

  • 蹉跎岁月

    cuō tuó suì yuè

    成语解释:蹉跎:时间白白地消耗掉;虚度光阴。
    白白地度过年月。指人生虚度年华。也作“日月蹉跎”、“岁月蹉跎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阮籍《咏怀》:“误东未终极,白日勿蹉跎。”

  • 脱颖而出

    tuō yǐng ér chū

    成语解释: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;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;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。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。脱:脱露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使遂蚤得处囊中,乃颖脱而出,非特其末见而已。”

  • 拖人下水

    tuō rén xià shuǐ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(多指坏事)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李素甫《元宵闹》第25出:“这是娘子拖人下水,与我什么相干?”

  • 徒托空言

    tuō kōng yán

    成语解释: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。指只讲空话,而不实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太史公自序》:“子曰: ‘我欲载之空言,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

  • 脱口而出

    tuō kǒu ér chū

    成语解释: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瞎骗奇闻》:“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,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。”

  • 全盘托出

    quán pán tuō chū

    成语解释:连盘子也端出来了。比喻全都讲出来,毫不保留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明本述《天目中峰和尚广录》卷十六:“今日特为你起模画样,和盘托出。”

  • 大雨滂沱

    dà yǔ páng tuó

    成语解释:滂沱:雨大而多的样子。
    形容寸下得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八回:“行了数日,忽值大雨滂沱。

  • 滂沱大雨

    páng tuó dà yǔ

    成语解释:滂沱:大雨的样子。
    形容雨下得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渐渐之石》:“月离于毕,俾滂沱矣。”

  • 狼奔兔脱

    láng bēn tù tuō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仓皇逃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冷眼观》第四回:“远远听见吆喝之声,由远而近……众人手忙脚乱,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,转眼间,狼奔兔脱,如鸟兽散去。”

  • 惊猿脱兔

    jīng yuán tuō

    成语解释:如受惊的猿猴、脱逃的兔子。形容迅速奔逃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三回:“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,不怕巉岩荆棘,就如惊猿脱兔,漫山越岭的逃散了。”

  • 势若脱兔

    shì ruò tuō

    成语解释:势:攻势。
    脱:脱逃。
    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,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陆龟蒙《杂讽》诗:“攻如饿鸱叫,势若脱兔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