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T
  5. tao

tao的成语(共309个)

  • 桃李门墙

    táo lǐ mén qiáng

    成语解释:谓生徒众多的师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・闺塾》:“你待打、打这哇哇,桃李门墙,险把负荆人唬煞。”

  • 桃李之教

    táo lǐ zhī jiào

    成语解释:指老师的教诲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・延师》:“学生自愧蒲柳之姿,敢烦桃李之教。”

  • 韬光敛迹

    tāo guāng liǎn jì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韬光晦迹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德山尘谭》:“学道人须是韬光敛迹,勿露锋芒,故曰潜曰密。”

  • 养晦韬光

    yǎng huì tāo guāng

    成语解释:谓隐藏行迹和才能,不露锋芒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韬《淞滨琐话・罗浮幻迹》:“苟能养晦韬光,始许了却前缘,重联仙侣。”

  • 讨流溯源

    tǎo liú sù yuán

    成语解释: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韬《蘅花馆诗录》自序:“余自少读诗,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,皆欲讨流溯源,穷其旨趣,久之,益知作诗之难。”

  • 人面桃花

    rén miàn táo huā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;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崔护《游城南》诗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

  • 陶情适性

    táo qíng shì xìng

    成语解释:陶:喜,快乐;适:舒适,畅快。
    使心情愉快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不过游戏笔墨,陶情性而已!”

  • 号啕大哭

    háo táo dà kū

    成语解释:号啕:大哭声。
    放声大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同人》:“同人先号咷而后笑。”

  • 惊涛怒浪

    jīng tāo nù làng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惊涛骇浪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韩拙《论观画别识》:“巅崖峻壁之间,一水飞出,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,有惊涛怒浪,涌竑腾沸,喷溅漂流。”

  • 惊风怒涛

    jīng fēng nù tāo

    成语解释: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刘大櫆《谢氏妹六十寿序》:“回思三十年前,惊风怒涛,恍如梦寐。”

  • 自我陶醉

    zì wǒ táo zuì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不适当地自我欣赏。陶醉: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情绪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三幕:“侠(渐渐激昂起来,显出自我陶醉的神气)‘我侠累,手有搏虎之力,比姜太公还要足智多谋,谁个能够把我怎样?’”

  • 自讨苦吃

    tǎo kǔ chī

    成语解释:讨:招惹。
    自己找苦吃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书信集・致萧军》:“其实《文学》和我并无关系,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,所以偏去支持一下,其实这是自讨苦吃。”

  • 不落俗套

    bù luò sú tào

    成语解释:落:停留,定正。
    不因袭陈旧的格式。

    成语出处:臧克家《京华练笔三十年》:“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,给自己立两个标准。一个是独立思考,另一个是不落俗套。”

  • 韬光养晦

    tāo guāng yǎng huì

    成语解释: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荡寇志》第76回:“贤侄休怪老夫说,似你这般人物,不争就此罢休。你此去,须韬光养晦,再看天时。”

  • 晦迹韬光

    huì jì tāo guāng

    成语解释:晦、韬:隐藏;迹:踪迹;光:指才华。
    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,不使外露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仲元《江儿水・叹世》:“竹冠草鞋粗布衣,晦迹韬光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