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o的成语(共120个)
- 黄袍加身- 成语解释:黄色的龙袍穿到身上。指被拥立为帝王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钱采《说岳全传》:“自从陈桥兵变,黄袍加体,即位以来,称为真龙天子。” 
- 马后炮- 成语解释:象棋术语。比喻不及时的举动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三折:“今日军师升帐,大哥须要计较此事,不要做了马后炮,弄的迟了。” 
- 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- 成语解释:逢:遇见。 
 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,与公子携手下船,正是: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” 
- 庖丁解牛- 成语解释:庖丁:厨师。 
 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……” 
- 越俎代庖- 成语解释:越:跨过;俎: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;庖:厨师。 
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。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逍遥游》:“庖人虽不治庖,尸、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 
- 东躲西跑- 成语解释:躲:躲藏,避开。 
 形容四处逃散,分头躲藏。形容极为惊慌。-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五回:“这番遇了秦叔宝,里外夹攻,杀得东躲西跑,南奔北窜。” 
- 抛妻弃孩- 成语解释:抛:丢弃。 
 丢弃妻子儿女。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・逃难》:“望烟尘一派,抛妻弃孩,团圆难再。” 
- 抛砖引玉- 成语解释: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时有一僧便出,礼拜,师曰:‘比来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坠子。’” 
- 跑马观花- 成语解释:语本唐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 
 ”后用“跑马观花”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。- 成语出处:语出唐・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 
- 烹龙庖凤- 成语解释:见“烹龙炮凤”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杨万里《西溪先生和陶诗序》:“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,而饮木兰之坠露,餐秋菊之落英者也。” 
- 冠袍带履- 成语解释:帽子、袍子、带子、鞋子。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8回:“一个捧着文房四宝,一个捧着冠袍带履。” 
- 东奔西跑- 成语解释:指到处奔波。 - 成语出处:杨朔《雪浪花》:“苦人哪,自小东奔西跑的,什么不得干?干的营生多,经历的也古怪。” 
- 如法炮制- 成语解释: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书,明药之体性,又须解如法炮制。” 
- 咆哮如雷- 成语解释: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。 - 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:“曾沧海舞着那半段鸦片烟枪,咆哮如雷,一手抢起一只锡烛台,就又劈面掷过去。” 
- 风雷火炮- 成语解释:形容十分急躁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十二回:“上前天我们才到上海,货还没有起完,到了半夜里,忽然宪太太来了,风雷火炮的一阵,马上就要开船,脸上很带点怒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