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P
  5. pan

pan的成语(共259个)

  • 安如磐石

    ān rú pán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安;安稳;磐石:厚而重的大石头。
    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。形容稳固;不可动摇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

  • 杯盘狼藉

    bēi pán lá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狼藉: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。
    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;桌上的杯子、盘子、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。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滑稽列传》:“日暮酒阑,合尊促坐,男女同席,履舄交错,杯盘狼藉。”

  • 顾盼自雄

    pàn zì xióng

    成语解释:左看右看,自以为了不起。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范晔传》:“跃马顾盼,自以为一世之雄。”

  • 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

   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 , 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

    成语解释:沉:沉没;侧畔:旁边;帆:船。
    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,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。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》:“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郡翻似烂柯人。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

  • 虎踞龙盘

    hǔ jù lóng pán

    成语解释:踞:蹲或坐;盘:盘绕。
    原指石头城(南京城)象猛虎蹲在西面;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。形容地势险要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周 庾信《庾子山集・卷一・哀江南赋》:“昔之虎踞龙盘,加以黄旗紫气。”

  • 龙蟠虎踞

    lóng pán hǔ jù

    成语解释:象龙盘着,象虎蹲着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特指南京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吴勃《吴录》:“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,因睹秣陵山阜,叹曰:'钟山龙盘,石头虎踞,此帝王之宅。'”

  • 判若水火

    pàn ruò shuǐ huǒ

    成语解释:判:区别。
    比喻两者显然相反,互不相容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泳《履园丛话・谭诗・总论》:“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,判若水火。”

  • 判若黑白

    pàn ruò hēi bái

    成语解释:判:区别。
    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。形容界限分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方苞《书祭裴太常文后》:“夫文之高下雅俗,判若黑白。”

  • 心宽体胖

    xīn kuān tǐ pán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人心胸开阔,外貌就安详。后用来指心情愉快,无所牵挂,因而人也发胖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。”

  • 心广体胖

    xīn guǎng tǐ pán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人心胸开阔;外貌就安详。后用来指心情愉快;无所牵挂;因而人也发胖。广:宽广;开阔;胖:安泰舒适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”

  • 判若鸿沟

    pàn ruò hóng gōu

    成语解释:判:区别;鸿沟:古代运河,在今河南省,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,比喻事物的界线。
    形容界限很清楚,区别很明显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恐,乃与汉王约,中分天下,割鸿沟而西者为汉,鸿沟而东者为楚。”

  • 攀龙附凤

    pān lóng fù fèng

    成语解释:附:接触、依附。
    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叙传下》:“颍阴商贩,曲周庸夫,攀龙附凤,并乘天衢。”

  • 瓦器蚌盘

    wǎ qì bàng pán

    成语解释:泛指粗陋的食器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高祖记》:“以俭素自率,常膳不过数品,私飨曲宴,皆瓦器蚌盘,肴核庶羞,裁令充足而已。”

  • 析珪判野

    xī guī pàn

    成语解释:谓封爵分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虞寄传》:“今将军以藩戚之重,东南之众,尽力奉上,戮力勤王,岂不勋高窦融,宠过吴芮,析珪判野,南面称孤?”

  • 同盘而食

    tóng pán ér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。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杨椿传》:“吾兄弟,若在家,必同盘而食,若有近行,不至,必待其还,亦有过中不食,忍饥相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