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P
  5. pan

pan的成语(共259个)

  • 盘古开天地

    pán gǔ kāi tiān dì

    成语解释: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成化说唱词话・花关索出身传》:“自从盘古开天地,三皇五帝夏商君。”

  • 一佛出世,二佛涅槃

    yī fó chū shì , èr fó niè pán

    成语解释:佛家称生为“出世”,死为“涅槃”。指死去活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打得宋江一佛出世,二佛涅槃,皮开肉绽,鲜血淋漓。”

  • 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

    gēng zhě ràng pàn , sòng zhě ràng tián

    成语解释:畔:田界。
    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,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。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汪琬《新修至德庙碑》:“古者政化之成也,则公卿让于朝,士庶人让于都,于鄙,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。”

  • 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

    gēng zhě ràng pàn , xíng zhě ràng lù

    成语解释:畔:田界。
    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,走路的人让开路给对方行走。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孔子家语・好生》:“入其境,则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。”

  • 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

    yī zǐ shī zhāo , mǎn pán jiē shū

    成语解释:着:下棋落子。
    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欣《老生常谈・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》:“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,这是有的。”

  • 南山可移,判不可摇

    nán shān kě yí , pàn bù kě yáo

    成语解释:南山:终南山;判:裁决;摇:动摇。
    终南山可以移动,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元纮传》:“南山可移,判不可摇也。”

  • 满盘皆输

    mǎn pán jiē shū

    成语解释:下棋时走错一步,整个棋就输掉。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说‘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’,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,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。”

  • 掷果潘安

    zhì guǒ pān ān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:“潘岳妙有姿容,好神情。少时挟弹出洛阳道,妇人遇者,莫不连手共萦之。”刘孝标注引《语林》:“安仁至美,每行,老妪以果掷之满车。”

  • 潘陆江海

    pān lù jiāng hǎi

    成语解释:陆:晋代诗人陆机;潘:晋代诗人潘岳。
    比喻有文才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陈子良《辨正论序》:“郁郁闲缛锦之文,飘飘竦陵之气,班贾金玉,未可同年,潘陆江海,宁堪方驾。”

  • 天地剖判

    tiān dì pōu pàn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开天辟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称引天地剖判以来,五德转移,治各有宜。”

  • 泥蟠不滓

    pān bù zǐ

    成语解释: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。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秦宓传》:“有补于事,泥蟠不滓,行参圣师。”

  • 相判云泥

    xiāng pàn yún ní

    成语解释:判:分辨。
    形容差别很大,有天地之别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3回:“只因先君见背太早,耳少正训,遂至今日与世兄相判云泥。”

  • 解衣槃礴

    jiě yī pá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行为随便,不拘礼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施润章《就亭记》:“俗俭讼简,宾客罕至,吏散则闭门,解衣槃礴移日,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。”

  • 合盘托出

    pán tuō chū

    成语解释:指全部显露或说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光庭《乡言解颐・地部・婚姻》:“鄙夫欣羡之眼,败家妇不足之心,合盘托出。”

  • 磐石之固

    pán shí zhī gù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坚固不可动摇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陆机传》:“裁其亲疏之宜,使万国相难,以成盘石之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