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N
  5. niu

niu的成语(共251个)

  • 蹊田夺牛

    xī tián duó niú

    成语解释:蹊:践踏;夺:强取。
    因牛践踏了田,抢走人家的牛。比喻罪轻罚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一年》:“‘牵牛以蹊人之田,而夺之牛。’牵牛以蹊者,信有罪矣;而夺之牛,罚已重矣。”

  • 钻牛角尖

    zuān niú jiǎo jiā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。也指思想方法狭窄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凡事都要留有余地,别死钻牛角尖。”

  • 牛骥同槽

    niú jì tóng cáo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牛骥同皁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升之小畜》:“牛骥同槽,郭氏以亡。”

  • 以羊易牛

    yǐ yáng yì niú

    成语解释:易:更换。
    用羊来替换牛。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“王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。……曰:‘何可废也,以羊易之。’”

  • 九牛一毫

    jiǔ niú yī háo

    成语解释: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极其微小,微不足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陈毅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

  • 牛高马大

    niú gāo mǎ dà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小说月报》1981年第1期:“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,牛高马大。”

  • 牵牛下井

    qiān niú xià jǐ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棘手,很难办到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至如负贩经商,登山涉水,吃烟人更是牵牛下井。”

  • 蜗行牛步

    wō xíng niú

    成语解释:蜗牛爬行,老牛慢走。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。

  • 一牛九锁

    niú jiǔ suǒ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无法解脱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:“一牛九锁,更相牵挛,案明如市,不得东西,请谳得报,日中被刑。”

  • 卖剑买牛

    mài jiàn mǎi niú

    成语解释:卖掉刀剑;买进耕牛。形容改业归农;也形容离开战斗生活;从事生产劳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循吏传・龚遂》:“民有带持刀剑者,使卖剑买牛,卖刀买椟。”

  • 牛溲马勃

    niú sōu mǎ bó

    成语解释:牛溲:牛屎;一说指车前草。
    马勃: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;俗称牛尿和马屁菌。
    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

  • 初生牛犊不怕虎

    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

    成语解释:牛犊:小牛;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。
    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;无所畏惧;敢作敢为。也作“初生牛犊不惧虎”、“初生牛犊不畏虎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4回:“俗云:‘初生牛犊不惧虎。’”

  • 隔山买老牛

   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办事冒失,没有弄清情况,就轻易决定。

  • 九牛拉不转

    jiǔ niú lā bù zhuà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态度十分坚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,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,一言抄百总,任是谁说,算是去定了。”

  • 呼牛呼马

    niú hū mǎ

    成语解释:呼:称呼。
    称我牛也好,称我马也好。比喻别人骂也好,称赞也好,决不计较。

    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・天道》:“昔者子呼我牛也,而谓之牛;呼我马也,而谓之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