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N
  5. niu

niu的成语(共251个)

  • 鼠入牛角

    shǔ rù niú jiǎ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势力愈来愈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南汉世家・刘玢》:“奈何吾子孙不肖,后世如鼠入牛角,势当渐小尔!”

  • 目无全牛

    mù wú quán niú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养生说》:“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牛者;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”

  • 庖丁解牛

    páo dīng jiě niú

    成语解释:庖丁:厨师。
    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……”

  • 土牛木马

    niú mù mǎ

    成语解释:泥塑的牛,木做的马。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关尹子・八筹》:“知物之伪者,不必去物,譬如见土牛木马,虽情存牛马之名,而心忘牛马之实。”

  • 犀牛望月

    niú wàng yuè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见到的不全面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关尹子・五鉴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识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

  • 七歪八扭

    qī wāi bā niǔ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歪斜不正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八十四回:“一路冲浸之处,不可胜数,慢说房屋四分五落,连树木也是七歪八扭。”

  • 泥牛入海

    niú rù hǎi

    成语解释: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潭州龙山和尚》:“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无消息。”

  • 牛鬼蛇神

    niú guǐ shé shén

    成语解释:牛头的鬼;蛇身的神。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、虚幻怪诞。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李贺诗序》:“牛鬼蛇神,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。”

  • 充栋汗牛

    chōng dòng hàn niú

    成语解释: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,多至牛马运得出汗。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。语出唐柳宗元《陆文通先生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
    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唐・柳宗元《陆文通先生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
  • 牛童马走

    niú tóng mǎ zǒu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。牛童,牧童;马走,犹仆役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元稹《〈白氏长庆集〉序》:“然而二十年间,禁省、观寺、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,王公妾妇、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。”

  • 牛马不若

    niú mǎ bù ruò

    成语解释:若;如。不如牛和马。形容极其劳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锦帆集・沈广乘》:“人生作吏甚苦,而作令为尤苦,若作吴令,则其苦万万倍,直牛马不若矣。”

  • 牛头马面

    niú tóu mǎ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佛家语;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;一个头像牛;一个面像马。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楞严经》:“牛头狱卒,马头罗刹,手执枪矟,驱入城门。”

  • 问牛知马

    wèn niú zhī mǎ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从旁推究,弄清楚事情真相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赵广汉传》:“钩距者,设欲知马贾(价),则先问狗,已问羊,又问牛,然后及马,参伍其贾,以类相准,则知马之贵贱,不失实矣。”

  • 气冲牛斗

    qì chōng niú dǒu

    成语解释:牛:牵牛星;斗:北斗星;指天空。
    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。形容气势极盛;直冲星空。有时也指怒气极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杨炯《杜袁卅墓志铭》:“宝剑之沉,夜气冲于牛斗。”

  • 气冲斗牛

    qì chōng dǒu niú

    成语解释:牛:牵牛星。
    斗:北斗星。
    指天空。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。后指气势很盛。亦作“气冲牛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崔融《咏宝剑》:“匣气冲牛斗,山形转辘轳。”宋・岳飞《题青泥赤壁》诗:“雄气堂堂贯斗牛,誓将真节报君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