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iao的成语(共152个)
木干鸟栖
成语解释:谓鸟栖树上,至树干枯也不离去。喻行事坚定不移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晏婴《晏子春秋・外篇》:“身不敢饮食,拥辕执轺,木干鸟栖,袒肉暴骸。”
鸟钞求饱
成语解释:钞:强取,掠夺。
如同飞鸟掠夺食物一样求饱腹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刘陶传》:“群小竞起,进秉国之位,鹰扬天下,鸟钞求饱,吞肌及骨。”
比翼鸟
成语解释: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。比喻恩爱夫妻。
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”
枪打出头鸟
成语解释:出头鸟: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,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。
比喻冒尖的人容易遭殃。成语出处: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20章:“所以,武工队决定来个枪打‘出头鸟’,镇压了他。”
栖鸟于泉
成语解释:栖:栖息。
让鸟栖息在水里。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。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吴庆之传》:“若欲见吏,则是蓄鱼于树,栖鸟于泉。”
槛猿笼鸟
成语解释:槛:关野兽的笼子。
笼子里的猿猴和飞鸟。比喻受约束的人或物。成语出处:明・张凤翼《红拂记・相公完偶》:“听他言词多慨慷,想他不甚提防,只是槛猿笼鸟难亲傍。”
龟文鸟迹
成语解释:指古代的象形文字。
成语出处:唐・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第七卷:“颉首四目,通于神明,仰观奎星圆曲之势,俯察龟文鸟迹之象,博彩众美,合而为字,是曰古文。”
长颈鸟喙
成语解释:喙:鸟的嘴。
长颈项,尖嘴巴。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遂去,自齐遗大夫种书曰:‘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子何不去?”
鸟集鳞萃
成语解释:鳞:鱼;萃:聚集。
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。形容聚集得很多。成语出处:汉・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瓌货方至,鸟集鳞萃。”
鸮鸟生翼
成语解释:旧传鸮鸟不孝,母哺翼成,啄母睛而去。比喻忘恩负义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青蛙神》:“今老幼皆以温饱,遂如鸮鸟生翼,欲啄母睛邪!”
屎滚尿流
成语解释:形容惊恐之极。
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:“这些柔顺良民,却有什么法儿抵抗他呢?急得屎滚尿流,典衣服,卖儿女的将钱凑出缴去。”
鸟兽行
成语解释:像飞禽走兽一样的行为。比喻乱伦。
成语出处:《周礼・夏官・大司马》:“外内乱,鸟兽行,则灭之。”
越鸟巢南枝
成语解释:越:古代国名,今浙江一带。
越地的鸟在外地筑巢,必用向南的树枝。比喻不忘故乡。成语出处: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”
以己养养鸟
成语解释:以人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。比喻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,凭主观行事,必然招致失败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至乐》: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而觞之于庙,奏九韶以为乐,具太牢以为膳。鸟乃眩视忧悲,不敢食一脔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此以己养养鸟也,非以鸟养养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