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N
  5. niao

niao的成语(共152个)

  • 兽聚鸟散

    shòu jù niǎo s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聚散无常。也比喻乌合之众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无匈奴之性,兽聚而鸟散,从之如搏影。”

  • 鹄形鸟面

    hú xíng niǎo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指饥疲瘦削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归有光《送宋知县序》:“岁复荐饥,侯加意抚恤,向之逃亡者,鹄形鸟面,争出供役。”

  • 惊弦之鸟

    jīng xián zhī niǎo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惊弓之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楚策》:“故疮未息,而惊心未去也,闻弦音引而高飞,故疮陨也。”

  • 鸟革翚飞

    niǎo gé huī fēi

    成语解释:革:鸟张翅;翚:羽毛五彩的野鸡。
    如同鸟儿张开双翼,野鸡展翅飞翔一般。旧时形容宫室华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斯干》:“如鸟斯革,如翚斯飞。”

  • 禽息鸟视

    qín xī niǎo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虚荷上位,而忝重禄,禽息鸟视,终于白首。此徒圈牢之养物,非臣之所志也。”

  • 鱼溃鸟散

    yú kuì niǎo s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军队溃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武帝纪中》:“番禺之功,浮级万数,左里之捷,鱼溃鸟散。”

  • 池鱼笼鸟

    chí yú lóng niǎo

    成语解释:池里的鱼,笼里的鸟。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譬犹池鱼笼鸟,有江湖山薮之思。”

  • 蚕丛鸟道

    cán cóng niǎo dào

    成语解释:指险绝的山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戴名世《纪红苗事》:“开其蚕丛鸟道,通其百工技艺。”

  • 鸟声兽心

    niǎo shēng shòu xī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刘陶传》:“四方私言,云角等窃入京师,战视朝政,鸟声兽心,私共鸣呼。”

  • 倦鸟知还

    juàn niǎo zhī huán

    成语解释: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

  • 鸟惊鱼散

    niǎo jīng yú s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鸟散鱼溃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契宓何力传》:“贼非有城郭,逐水草以为生,若不袭其不虞,便恐鸟惊鱼散。”

  • 鸟惊鼠窜

    niǎo jīng shǔ cu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鸟骇鼠窜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艾万年传》:“贼衣食易尽,生理一绝,鸟惊鼠窜。”

  • 鸟焚鱼烂

    niǎo fén yú làn

    成语解释:《易·旅》:“鸟焚其巢,旅人先笑后号咷。
    ”《公羊传·僖公十九年》:“其言梁亡何?自亡也。
    其自亡奈何?鱼烂而亡也。”后以“鸟焚鱼烂”谓因内乱而覆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易・旅》:“鸟焚其巢,旅人先笑后号咷。”《公羊传・僖公十九年》:“其言梁亡何?自亡也。其自亡奈何?鱼烂而亡也。”

  • 鸟啼花落

    niǎo tí huā luò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凄凉的情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汪廷讷《种玉记・促晤》:“惜鸾帷,孤玉绦,几度凄凉。断肠的鸟啼花落,满目心伤。”

  • 百鸟朝凤

    bǎi niǎo cháo fèng

    成语解释:朝:朝见;凤: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鸟王。
    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,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书》:“海州言凤见于城上,群鸟数百随之,东北飞向苍梧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