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N
  5. ni

ni的成语(共328个)

  • 苦口逆耳

    kǔ kǒu ěr

    成语解释:苦口:药吃起来特别苦。
    逆耳: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。
    形容真诚的规劝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留侯世家》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毒药苦口利于病。”

  • 忸忸怩怩

    niǔ niǔ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颜厚有忸怩。”

  • 油油腻腻

    yóu yóu

    成语解释:指油很多或沾满油污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2回:“裹一项油油腻腻旧头巾,穿一领邋邋遢遢泼戏袄。”

  • 己饥己溺

    jǐ jī jǐ

    成语解释:别人挨饿、落水就象自己挨饿、落水一样。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。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,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

  • 己溺己饥

    jǐ jī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
    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

  • 你知我知

    zhī wǒ zhī

    成语解释:只有你我两人才知道这个秘密,不能对别人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:“此事你知我知,只买定了晴云、暖雪两个丫头,不许他多嘴,再有谁人漏泄?”

  • 泥多佛大

    duō fó dà

    成语解释:泥土越多,佛像就塑得越大。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・天童昙华禅师》:“十五日已前,水长船高;十五日已后,泥多佛大。”

  • 忤逆不孝

    bù xiào

    成语解释:忤逆:不顺从。
    不服从和孝敬父母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二马》第四段:“谁叫上鬼子国来呢!在鬼子国没地方去告忤逆不孝!忍着吧!”

  • 你追我赶

    zhuī wǒ gǎ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竞赛激烈,大家都不甘落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华半月刊》1960年第14期:“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、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。”

  • 消声匿迹

    xiāo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不公开讲话,不出头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,不再出现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北周庚信《五月披裘负薪画赞》:“禽巢欲远,鱼穴惟深,消声灭迹,何必山林!”

  • 泥菩萨过江

    pú sà guò jiāng

    成语解释: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,更谈不上帮助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哥哥说:‘泥菩萨过江,自身难保’,送回去也好。”

  • 道在屎溺

    dào zài shǐ

    成语解释:喻道之无所不在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知北游》:“东郭子问于庄子曰:‘所谓道,恶乎在?’庄子曰:‘无所不在。’东郭子曰:‘期而后可。’庄子曰:‘在蝼蚁。’曰:‘何其下耶?’曰:‘在稊稗。’……曰:‘何其愈甚耶?’曰:‘在屎溺。’东郭子不应。”

  • 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

    shùn wǒ zhě chāng , wǒ zhě wáng

    成语解释: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,违背我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独裁统治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盗跖》:“顺吾意则生,逆吾意则死。”

  • 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

    shuǐ xíng zhōu , bù jìn zé tuì

    成语解释:逆:倒,反。
    比喻学习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难,努力向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怀念刘少奇同志・片断回忆寄深情》:“他常对工作人员说,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”

  • 有你不多,无你不少

    yǒu bù duō , wú bù shǎo

    成语解释:指无关紧要的人,可有可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