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N
  5. na

na的成语(共151个)

  • 拿手好戏

    shǒu hǎo xì

    成语解释:拿手:擅长。
    原指演员最擅长的剧目。后用来形容最擅长的本领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制造空气是老赵的拿手好戏!他故意放出什么托拉斯的空气来,好叫人们起恐慌。”

  • 说时迟,那时快

    shuō shí chí , shí kuài

    成语解释:小说中的常用套语。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三回:“说时迟,那时快,武松见大虫扑来,只一闪,闪在大虫背后。”

  • 藏垢纳污

    cáng gòu

    成语解释:垢、污:肮脏的东西;纳:容纳。
   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。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;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。也作“藏污纳垢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  • 招权纳赂

    zhāo quá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招权纳贿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朴不花传》:“不花骄恣无上,招权纳赂,奔竞之徒,皆出其门,骎骎有赵高、张让、田令孜之风。”

  • 招权纳赇

    zhāo quán qiú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招权纳贿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石亨传》:“因劾亨招权纳赇,肆行无忌。”

  • 吐故纳新

    tǔ gù xīn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人体呼吸。呼出二氧化碳;吸进新鲜氧气。后比喻扬弃旧的;吸进新的;不断更新。故:旧的;纳:吸入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

  • 招贤纳士

    zhāo xián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
    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・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
  • 招亡纳叛

    zhāo wáng pàn

    成语解释: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高帝五年》:“高祖起丰、沛以来,罔罗豪桀,招亡纳叛,亦已多矣。”

  • 拿奸拿双

    jiān s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奸:通奸。
    捉拿通奸要有成双的人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9回:“拿奸拿双,拿不住双,反咬一口,就受不得了。”

  • 按捺不下

    àn bù xià

    成语解释:按捺:抑制,忍耐。
    无法抑制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3卷:“舜美身心按捺不下,急忙关闭房门,径往夜来相遇之处。”

  • 拿贼拿赃,拿奸拿双

    zéi zāng , jiān s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赃:赃物;奸:通奸。
    捉贼要有赃证,捉奸要有成双人证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62回:“拿贼拿赃,拿奸拿双,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,你活活的打杀了媳妇,这是要偿命的。”

  • 十拿九稳

    shí jiǔ wě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很有把握;十分可靠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如此一行,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。”

  • 招权纳贿

    zhāo quán huì

    成语解释:招权:弄权,揽权;纳贿:接受贿赂。
    抓权力,受贿赂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・臣寮雷孝友上言》:“遂招权纳贿,其门如市。”

  • 拿糖作醋

    táng zuò cù

    成语解释:摆架子,装腔作势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,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,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,也不怕人家寒心?”

  • 含垢纳污

    hán gòu

    成语解释:垢、污:脏垢;污秽。
    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。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。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;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;或包容坏人坏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国君含垢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