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n的成语(共385个)
绊绊磕磕
成语解释: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。
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21章:“一人拖拉一双,在烂席片炕上绊绊磕磕跑着,高兴得呜呜直喊叫。”
半面之旧
成语解释:半面:见过面;旧:原先,引申为旧友。
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。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初应进士时,中朝无缌麻之亲,达官无半面之旧。”
屈艳班香
成语解释:屈:指屈原;班:指班固。
象《楚辞》、汉赋那样词藻艳丽,情味浓郁。称赞诗文优美。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》诗:“高摘屈宋艳,浓薰班马香。”
弄斧班门
成语解释: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
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宋・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昨在真定,有诗七八首,今录去,班门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
半疑半信
成语解释:有点怀疑,又有点相信。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。
成语出处:唐・元稹《古筑城曲》:“因兹请休和,虏往骑来过。半疑兼半信,筑城犹嵯峨。”
半吞半吐
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含糊不清,不直截了当。
成语出处:清・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五卷:“仿王孟以为高,而半吞半吐者,谓之贫贱骄人。”
冷板凳
成语解释:比喻清闲冷落的职务或处于无事可为的境地。指受人冷遇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怜香伴・毡集》:“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,坐了这条冷板凳,终日熬姜呷醋,尚不能勾问舍求田,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。”
乔装打扮
成语解释:乔:假;乔妆:改变服装、容颜。
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。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自己却乔装打扮的,雇了一只小船,带了两个家丁,沿路私访而来。”
峻阪盐车
成语解释:比喻能人老迈,难负重任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楚策四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大行,蹄申膝折。”
毁誉参半
成语解释:说坏话的和说好话的各占一半。表示对人的评价没有一致的意见。
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管子传・自序》:“管子亦毁誉参半。”
减师半德
成语解释: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。
成语出处:宋・陈善《扪虱新话・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》:“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;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,则又所谓减师半德也耶!”
窥豹一斑
成语解释:(从管中看豹)只看到豹的一个斑点。比喻所见狭小;看不到全面。也比喻从一点推测全貌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献之传》:“曰:‘南风不竞。’门生曰:‘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!’”
半死半生
成语解释:①未全死。②比喻无意义、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:汉・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……其根半死半生。”
血泪斑斑
成语解释:血与泪俱在实证物。
成语出处:元・韦居安《梅磵诗话》上卷:“艰难犹有君亲念,血泪斑斑满客衣。”
一知半解
成语解释:很贫乏的知识;很肤浅的理解。形容知道得不多;理解得不深。
成语出处:宋・严羽《沧浪诗话・诗辨》:“有分限之悟,有透彻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