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无忌惮
- 拼音
- yì wú jì dàn
- 注音
- ㄧˋ ㄨˊ ㄐㄧˋ ㄉㄢˋ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益無忌憚
- 近义词
- 肆无忌惮
更新:2025-10-30 03:04
宋・朱熹《壬午应诏封事》:“适所以使之窥见我之底蕴,知我之无谋,而益无忌惮耳。”
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回:“州吁益无忌惮,日夜与石厚商量篡夺之计。”
更加地无所忌惮。见“肆无忌惮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肆无忌惮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礼记》是儒家典籍之一,由汉朝戴圣所辑,为十三经之一,内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所记。书中所记载的,都是上古时期的礼俗仪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。在《礼记・中庸》中,孔子说君子有德行,经常奉行中庸之道,行事不偏不倚,既不会太过,也不会不及;小人则反其道而行,任意妄为,没有任何忌惮。后来“肆无忌惮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人恣意妄为,毫无顾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