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土重来的意思解释
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;或重新恢复势力。
卷土重来出处
唐・杜牧《题乌江亭》诗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色羞忍耻是男儿;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”
卷土重来用法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卷土重来例子
他们要挣扎,他们要变天,他们要卷土重来。(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一)
卷土重来正音
“卷”,读作“juǎn”,不能读作“juàn”;“重”,读作“chóng”,不能读作“zhòng”。
卷土重来辨形
“土”,不能写作“士”。
卷土重来辨析
见“东山再起”。
卷土重来歇后语
1. 烂泥路上开汽车 —— 卷土重来
2. 席包泥巴作被盖 —— 卷土重来
卷土重来谜语
烂泥路上开倒车 (谜底:卷土重来)
卷土重来故事
楚汉相争时期,项羽由于刚愎自用轻敌,在垓下中了韩信的埋伏大败,只好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到乌江边,项羽兵败自杀。杜牧《题乌江亭》感慨项羽的事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色羞忍耻是男儿;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”
卷土重来详细解释
卷土重来释义
即“卷土重来”。见“卷土重来”条。
卷土重来典故
此处所列为“卷土重来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卷土重来”原作“卷土重来”。杜牧为晚唐诗人。晚唐社会黑暗、政治腐败、藩镇割据、宦官专权,面对这样的环境,杜牧作了不少感时伤事或藉古讽今的诗。这首〈题乌江亭〉诗,为杜牧过乌江亭时所作。乌江亭据传为当年项羽自刎的地方。楚汉相争,项羽自立为“西楚霸王”,与刘邦争天下,战无不利。可是垓下一战,楚军瓦解,项羽突围至乌江岸边,本可渡江,但他自认愧对江东父老而羞愤自杀。后人多赞赏项羽的气节,但杜牧却不以为然。本诗首句即开门见山地点出,胜败乃兵家常事,能忍辱负重的才是“男儿”,所以,项羽这样一遭遇失败便以死作为了断,根本是一种怯懦的行为。其实他所率领的一批江东子弟,其中不乏才俊,若是能重振旗鼓,谁胜谁败都还说不定呢!可惜的是项羽偏偏选择了以死逃避,断送了一切的可能。后来“卷土重来”这个成语,就从“卷土重来未可知”这一诗句摘录而成,用来比喻事情失败后,重新整顿,再次来过。亦用于比喻恢复旧有的局面、局势。出现“卷土重来”的书证如《明史・卷二七九・吴贞毓列传》:“章下廷议,李定国等言:『行人议是。但前途尚宽,暂移跸,卷土重来,再图恢复,未晚也。』乃扈王入缅甸。”
卷土重来书证
- 01.唐・杜牧〈题乌江亭〉诗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 ”(源)
卷土重来翻译
- 英语 renew an effort after failure
- 日语 螉土重来(けんどちゅうらい)
- 法语 revenir à l'attaque(organiser un retour)
- 德语 nach einer Niederlage wieder auf die Beine kommen
- 俄语 вновь вернуться
“卷土重来”的单字解释
- 【卷】juǎn卷juàn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:长卷。画卷。手卷。书籍的册本或篇章:上卷。第一卷。藏书十万卷。卷帙(书卷成束,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“帙”,即书套。现一般指书籍)。考试用的纸…
- 【土】tǔ土tǔ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黄土。疆域:国土。领土。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不合潮流:土气。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…
- 【重】zhòng重zhòng分(f坣)量较大,与“轻”相对:重负。重荷。重量(li刵g)。重力。举重。负重。程度深:重色。重病。重望。重创。价格高:重价收买。数量多:重金聘请。眉毛重。重兵。主要,…
- 【来】lái来(來)lái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