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志成城的意思解释
众志成城出处
《国语・周语下》:“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”
众志成城用法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众志成城例子
段祺瑞既得国务员同情,便以为众志成城,正可一战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八十八回)
众志成城辨形
“城”,不能写作“诚”。
众志成城辨析
“众志成城”和“万众一心”;都含有“团结一致”的意思。但“万众一心”只指千万人同心协力;“众志成城”不仅有“万众一心”的意思;还含有“力量无比强大;不可推毁”的意思。
众志成城谜语
最大的志 (谜底:众志成城)
众志成城故事
春秋末年,周景王突然废止小钱而造大钱,搜刮百姓的财产,他把从民间搜刮来的铜铸成大钟,大臣都反对,司乐官州鸠也不能劝阻他。一年后大钟造成,拍马的人都说声音好听,州鸠认为要天下百姓拥护才行,告诫说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
众志成城详细解释
众志成城释义
众人同心,力量坚固如城。比喻团结一致,同心协力。语本《国语・周语下》。△“众口铄金”
众志成城典源
《国语・周语下》
二十四年,钟成,伶人告和。王谓伶州鸠曰:“钟果和矣。”对曰:“未可知也。”王曰:“何故?”对曰:“上作器,民备[1]之,则为和。今[2],莫不怨恨,臣不知其和也。且民所[3]好,[4]其不济也。其所曹恶,鲜其不废也。故谚曰:『众心成城,[5]。』三年之中,而[6]再兴焉,惧一之废也。”王曰:“尔老耄矣!何知?”二十五年,王崩,钟不和。
注解
[1]乐:赞成。
[2]财亡民罢:浪费金钱,又使民众劳苦不堪。罢,通“疲”,劳累。
[3]曹:群众。
[4]鲜:音ㄒ│ǎn,很少的意思。
[5]众口铄金:众口所毁,虽金石犹可销。见“众口铄金”。
[6]害金:害民之金,此处指所铸之钟。
众志成城典故
“众志成城”原作“众心成城”。据《国语・周语下》载,春秋末年,周景王打算要铸造一口极大的钟。单穆公和乐师州鸠知道了这件事,便劝阻景王打消铸钟的念头。他们认为:那么大的钟虽然少见,但是声音不一定和谐好听,若因此劳民伤财,造成人民的痛苦,更是没有必要。然而景王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,仍然执意铸钟。隔年,大钟铸成了,平日惯于献媚的乐工们,纷纷向景王赞美大钟的声音非常和谐、好听。景王十分高兴,就找来当初反对铸钟的乐师州鸠,对他夸耀说:“看吧,钟声果然很好听,你的顾虑是多余的。”州鸠对于景王的无知和自夸十分不以为然,就回答说:“大王铸造大钟,如果人民都十分赞成,那才叫和谐。如今劳民伤财,人民都对大王十分怨恨,这种情形怎么能叫做和谐呢?而且人民所赞同的,很少有不成功的;人民所厌恶的,很少有不失败的。这就是俗话所说:『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』的道理啊!”但是景王不接纳州鸠的劝谏,反而怒斥他已经老了,懂个什么?隔年,周景王驾崩,之后再也没有人说大钟的声音好听。后来“众志成城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团结一致,同心协力。出现“众志成城”的书证如五代十国后蜀・何光远《鉴诫录・卷七・陪臣谏》:“四海归仁,众志成城,天下治理。”
众志成城书证
- 01.五代十国后蜀・何光远《鉴诫录・卷七・陪臣谏》:“正取时机,大行王道,自然百灵垂祐,四海归仁,众志成城,天下治理。”
- 02.明・史可法〈批某道告急详文〉:“未有居官者自惊风鹤,而能使众志成城者也。仰该道严饬将士,并力固圉,勿信道旁浮议,二三其志!”
- 03.《清史稿・卷一三三・兵志四》:“乡团之设,原以百姓之财力,卫百姓之身家,果能众志成城,同仇敌忾,即一举、贡、生、监,足以统领之,无俟大员为之督率。”
- 04.清・赵翼〈拟老杜诸将〉诗五首之五:“众志成城百战场,直同疏勒守危疆。”
- 05.清・梁章巨《归田琐记・卷二・炮说》:“故曰兵无常形,地无常势,果能众志成城,则又何砲之不可用乎!”
众志成城用法
语义比喻团结一致,同心协力。
类别用在“共同奋斗”的表述上。
例句
①军民团结,众志成城,是国家安全的最佳保障。
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,众志成城,必能克服眼前的困难。
③拔河比赛靠的就是众志成城的精神,有此精神,则能克敌致胜。
④台湾虽是蕞尔小岛,假如全民能众志成城,前途就会璀璨如钻。
⑤此次球赛,只要大家通力合作,众志成城,就有机会得到胜利。
众志成城翻译
- 英语 Union is strength.
- 日语 団結(だんけつ)すれば城(しろ)のように強固(きょうこ)である
- 法语 la détermination de tous fait la force
- 德语 Einigkeit macht stark
- 俄语 в единстве--сила
“众志成城”的单字解释
- 【众】zhòng众(衆)zhòng许多:与“寡”相对:众人。众多。众矢之的。芸芸众生。许多人:大众。群众。民众。众口铄金。众目睽睽。众叛亲离。众擎易举。寡笔画数:6;部首:人;笔顺编号:34343…
- 【志】zhì志zhì意向:志愿。志气。志趣(志向和兴趣)。志士(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)。志学。记,记在心里:志喜。志哀。永志不忘。记号:标志。记载的文字:杂志。志怪(记载怪异的事)。称轻重…
- 【成】chéng成chéng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学成才。蔚然成风。…
- 【城】chéng城chéng围绕都市的高墙:城墙。城池。城圈。城郭(“城”指内城墙,“郭”指外城墙)。城楼。城堞(城上的矮墙,亦称“女儿墙”)。城垛。都市:城市。城镇。城府(a.城市及官署;b.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