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翼而飞
- 拼音
- wú yì ér fēi
- 注音
- ㄨˊ ㄧˋ ㄦˊ ㄈㄟ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無翼而飛
- 近义词
- 不翼而飞
更新:2025-10-30 11:48
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说山川》:“众议成林,无翼而飞,三人成市虎。”
偏正式;作谓语;同不翼而飞。
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无翼而飞了。(郭沫若《革命春秋・创造十年》)
犹“不翼而飞”。见“不翼而飞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不翼而飞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不翼而飞”原作“无翼而飞”。据《管子・戒》记载,春秋时,齐国国君齐桓公有年春天打算去东海边出游,再转往南边。消息传出后,有人便说:“桓公这次出游,有如古代贤王出巡。”桓公听了十分不解,便请教大臣管仲这话是什么意思。管仲说:“古代贤王春天出巡是为了体恤民情,视察农事是否顺利,这关乎国家的民生大计,而不是为了游玩。如果为了游玩而劳民伤财,必定会引起民怨,导致灭亡。”桓公听了一直点头称是。管仲又劝谏桓公说,他贵为君王,所说的话传播速度很快,即使没有翅膀也会一下子飞到千里之外,告诫他一定要谨言慎行。后来“不翼而飞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消息、言论等不待推广便迅速传播,后来则多于比喻物品无故遗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