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十行俱下
shíhángxià

十行俱下

拼音
shí háng jù xià
注音
ㄕˊ ㄏㄤˊ ㄐㄩˋ ㄒㄧㄚˋ
情感
中性成语
近义词
一目十行

十行俱下的意思解释

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。形容读书极快。

十行俱下出处

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,九流百氏,经目必记。”

十行俱下用法
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读书极快。

十行俱下例子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资性聪明,一目十行俱下。”

十行俱下故事

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,记忆力很强。他读书的速度相当快,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,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。11岁时就博览群书,写诗赋文章得心应手。因此被任命为宣惠将军,丹阳尹。

十行俱下详细解释

十行俱下释义

犹“一目十行”。见“一目十行”条。

十行俱下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一目十行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一般人用眼睛看书,一次只能看一行,可是却有一些人一次可以看多行,所以可用“一目多行”来形容阅读速度很快。比较早的用法出自于东汉孔融〈汝颖优劣论〉。这一篇〈汝颍优劣论〉,就是当时众多品评文章之一。孔融分别从八个方面来论证汝南人士胜于颍川人士:戴子高颉颃天子,许子伯嚎哭时事,许掾兴水利助乡里,张元伯鬼魂通灵,应世叔能同时阅读五行文字,李洪代弟赴死,翟文仲起义兵讨伐乱逆,袁著上书进谏。汝南地区这八个人的行为,在孔融看来,颍川人士都无法做到,因此写下这篇文章,以举证事例的方式,驳斥陈群的颍川人士优于汝南之说。原文中就见到了“五行俱下”的用法。另外在《梁书・简文帝本纪》、《齐书・河南王康舒孝瑜列传》则有读书“十行俱下”的说法,文献上也见有“七行俱下”、“数行并下”等用法。后来以“一目十行”最为常用,演变为一句成语,用来形容阅读速度的快速。

十行俱下书证

  • 01.《北齐书・卷一一・文襄六王列传・河南王唐舒孝瑜》:“孝瑜容貌魁伟,精彩雄毅,谦慎宽厚,兼爱文学,读书敏速,十行俱下。”
  • 02.清・王士祯《池北偶谈・卷一二・谈艺二・反锦》:“松字瀛涯,博学好古,读书十行俱下。”

十行俱下翻译

  1. 英语 be quick at reading

“十行俱下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shí
    十shí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成。笔画数:2;部首:十;笔顺编号:12
  • 】xíng
    行xíng走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踪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远自迩。出外时用的:行装。行箧。行李。流通,传递:行销。风行一时。从事:进行。流动性的,临时性的:…
  • 】jù
    俱jù全,都:百废俱兴。声色俱厉。一起;在一起:俱乐部。君与俱来。笔画数:10;部首:亻;笔顺编号:3225111134
  • 】xià
    下xià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