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・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一折:“此女甚是聪慧……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,无所不通,无所不晓。”
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的广见博识。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君子之交》:“形容才子不是常用‘诗词歌赋,无所不晓,琴棋书画,无所不通’吗?”
任何事都知晓。《红楼梦・第五十四回》:“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,无所不晓。”亦作“无所不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