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成语分类
  4. 贬义成语

贬义成语(共7379个)

  • 失林之鸟

    shī lín zhī niǎo

    成语解释:失去树林的鸟儿。比喻无处藏身与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三回:“何乃进不偶用,退不获安,呼吸若穷池之鱼,行止比失林之鸟,忧伤之心,不能亡已!”

  • 鼠迹狐踪

    shǔ jì hú zō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行踪鬼祟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・史书拈毕》:“羽椿忠大节,而世有责之备者;蒙鼠迹狐踪,而世有赞其能者。”

  • 尸位病民

    shī wèi bìng mín

    成语解释:尸位:居位而不做事。
    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,使人民受到损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如有慢视民瘼者,定行揭帖上几个,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,得以漏网。”

  • 一面虚词

    yī miàn xū cí

    成语解释:单方面所说的假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・姜维避祸屯田计》:“明公休听外人一面虚词,欲杀某也。”

  • 一面儿理

    yī miàn ér lǐ

    成语解释:一方面的理由;片面的道理。

  • 壹败涂地

    yī bài tú d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彻底失败,不可收拾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壹败涂地。”

  • 污手垢面

    wū shǒu gòu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手脸都很肮脏。

  • 瘈狗噬人

    zhì gǒu shì rén

    成语解释:瘈:疯狂,特指犬发狂;噬:指疯狗咬人。
    比喻坏人非常疯狂,肆意闹事、破坏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十二年》:“吴方无道,国无道,必弃疾于人。吴虽无道,犹足以患卫。往也,长木之毙,无不漂也;国狗之瘈,无不噬也。而况大国乎?”

  • 欺世罔俗

    qī shì wǎng sú

    成语解释:罔:欺骗。
    欺骗世人,蒙骗流俗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张衡《请禁绝图箴疏》:“至于永建复统,则不能知。此皆欺世罔俗,以睐势位,情伪较然,莫之纠禁。”

  • 颐指风使

    yí zhǐ fēng shǐ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颐指气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典章・户部二・使臣》:“累年以来,朝廷使臣以致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内外诸衙门一切出使臣人等,每到外路,挟恃威势,颐指风使,外路官司抑曲将迎,恐咈其意。”

  • 道听耳食

    dào tīng ěr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,盲目轻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叶燮《原诗・外篇下》:“村学究道听耳食,窃一言以诧新奇,此等之论是也。”

  • 衣架饭袋

    yī jià fàn dà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没有能力,干不了事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栋《彩云归》:“对于‘日求三餐,夜求一宿’的衣架饭袋、凡夫俗子来说,佛门也许是个逃离苦海的福地。”

  • 寤寐不宁

    wù mèi bù níng

    成语解释:寤:醒时;寐:睡时;寤寐:日夜。
    日夜都不得安宁。形容十分惊慌与焦虑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9回:“是夜玄宗与杨妃同寝,毕竟因心中有事,寤寐不宁。”

  • 骄阳似火

    jiāo yáng sì huǒ

    成语解释:骄阳:火辣辣的太阳。
    强烈的阳光如同烈火一样,形容太阳非常的炎热。

  • 粪土之墙不可杇

    fèn tú zhī qiáng bù kě wū

    成语解释:粪土:秽土;杇:指粉刷。
    用秽土筑成的墙壁难以粉刷好。比喻很难教养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: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,于予与何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