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窥园
更新:2025-10-30 20:05
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董仲书传》:“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。盖三年不窥园,其精如此。”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董江都目不窥园,隐居求志,天人三策,伟大光明。(清・陶曾佑《中国文学之概况》)
“窥”,读作“kuī”,不能读作“kuì”。
“园”,不能写作“圆”。
“目不窥园”与“专心致志”有别:“目不窥园”一般用来追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潜心学习研究、不旁骛外事外物的情形;“专心致志”多用来形容眼前集中用心学习研究的情形。
西汉时期,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,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,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,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,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。后来他被征为博士,公开聚众讲学,弟子遍布四方。
比喻治学刻苦专心。见“三年不窥园”条。《儿女英雄传・第三十三回》:“那公子却也真个足不出户,目不窥园,日就月将,功夫大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