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本画葫芦
更新:2025-10-30 05:51
《朱子语类》卷四二:“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,只是依本画葫芦。”
作谓语、状语;比喻单纯模仿。
怕我连真带草,一剗数黑论黄,写仿描朱,从头至尾,依本画葫芦。元 王伯成《贬夜郎》第二折
犹“依样画葫芦”。见“依样画葫芦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依样画葫芦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宋臣陶谷博学多识、文笔很好,担任翰林院学士一职多年,一直期望能受到重用,可是几次晋升为宰相的人,往往文笔不如他,名誉和声望也都在他之下。他心里很不平,于是要他的朋友在宋太祖面前推荐他,并认为自己在翰林院任职多年,为国家尽心尽力,应当升职。但宋太祖并不重视文学,认为翰林院学士所草拟的典章制度,只是拿前人的旧本来改动字句,就像俗话说的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罢了,哪里需要尽什么力?陶谷知道后就在翰林院的壁上写下一首诗,自嘲只能“依样画葫芦”,不能有所作为。后来“依样画葫芦”被用来比喻一味模仿,毫无创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