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- 拼音
- jǐ suǒ bù yù , wù shī yú rén
- 注音
- ㄐㄧ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ㄩˋ , ㄨˋ ㄕ ㄩˊ ㄖㄣˊ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
更新:2025-10-30 09:13
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”
主谓式;作主语;用于劝戒之语。
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是儒家恕道的核心。
“施”,读作“shī”,不能读作“sī”。
春秋时期,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?孔子立即回答道:“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,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,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。”仲弓感谢道:“我虽迟钝,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。”
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,不要加在别人身上。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子贡问曰: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』子曰:『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』”《元・杨梓・豫让吞炭・第一折》:“待驱兵领将,积草屯粮,平白地要把邻邦困,可不道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