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唳风声
- 拼音
- hè lì fēng shēng
- 注音
- ㄏㄜˋ ㄌㄧˋ ㄈㄥ ㄕㄥ
- 情感
- 贬义成语
- 繁体
- 鶴唳風聲
- 近义词
- 风声鹤唳
更新:2025-10-31 06:51
《晋书・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
作宾语;同“风声鹤唳”。
忙追去,片甲莫教除,鹤唳风声,元兵胆碎。(明・周履靖《锦笺记 败北》)
东晋时期,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,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,分兵三路夹击秦军。苻坚登上寿阳城,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。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,秦军大败,在溃逃的过程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,都以为是追兵。
犹“风声鹤唳”。见“风声鹤唳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风声鹤唳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据《晋书・卷七九・谢安列传》载,东晋时,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坚想要征服中原。孝武帝太元八年,他率领八十万大军,逼临肥水,准备攻打东晋。东晋派大将谢玄、谢石带八万精兵抗敌。谢玄知道苻坚实力雄厚,若以正面迎敌,必定吃亏,于是决定采取奇袭的战术。谢玄先要求苻坚的军队向后移,好让晋兵登岸,两军决一胜负。苻坚自恃兵多,不疑有他,就答应军队后退。混乱之中苻坚中箭受伤,苻融战亡,在阵后的秦兵以为秦军战败,慌成一团,丢下武器连夜逃跑,沿途只要听到风声、鹤鸣,都以为是晋军来了,结果苻坚的军队终于溃败,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肥水之战”。后来原文中的“风声鹤唳”演变为成语,用来形容极为惊慌疑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