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退急流
- 拼音
- yǒng tuì jí liú
- 注音
- ㄩㄥˇ ㄊㄨㄟˋ ㄐㄧˊ ㄌㄧㄡˊ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近义词
- 急流勇退
更新:2025-11-01 07:34
宋・陆游《福州请仁王坚老疏》:“勇退急流,虽具衲子参寻之眼;旁观袖手,要非邦人向慕之诚。”
作谓语、宾语;指及时引退。
犹“急流勇退”。见“急流勇退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急流勇退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宋代时,有一位修道之人陈希夷。一天遇到一位名叫钱若水的读书人,觉得他仙风道骨,很适合出家修行,但不能决定是否要收为弟子,于是约他第二天再到华山来,请一名道行更高的老僧看看。钱若水依约前往,那位老僧仔细端详他后,静默不语,过一阵子,才用灰烬在地上写下“做不得”三个字,然后缓缓说出一句话:“他是个能在急流中勇退的人。”老僧既然这么说了,陈希夷就打消了留他修道的念头。不久之后,钱若水科举高中,做到枢密院副使,一路平步青云,仕途顺遂。但他却在四十岁时就辞官归隐,应验了当年老僧的话。后来“急流勇退”被用来比喻人于得意顺遂时,及时隐退。